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

| 孟杰0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1】

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人類能夠預測地震的發(fā)生時間、震級和地區(qū),如果我們學會了自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們不甘心,雖然我們不可以預測地震的到來,但我們卻可以用防震知識武裝自己,來準確地防止和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害。

那么,當地震災難降臨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災難是人們預測不到的.,只能靠我們自己來防止和地震造成的傷害,與其驚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還不如全力自救。

地震太可怕了,它像一個魔鬼,使多少家庭變得妻離子散,使人們花了幾十年辛辛苦苦建造的建筑物在幾秒鐘內變成了廢墟,它獰笑著,毫不留情的奪走了數十億人生命,同時,它也使我們認識到了自己有多么的脆弱,多么無助。

但是,它也有弱點,既然它是魔鬼,我們就應該像那個聰明的農夫一樣,把它關到瓶子里去,讓它不能再作惡,防震演練就像那個瓶子。不要以為防震演練只是個兒戲,它可是幫你逮住魔鬼的好法寶,只要我們認真對待,記住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我相信,即使它有三頭六臂,也不能把我們怎么樣。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2】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fā)生了八級大地震,為了紀念在那次大地震中死亡的人,也為了地震發(fā)生的時候,能夠安全逃生。所以,學校舉行了一次地震演練。

在班里,老師給我們講:“要是真正發(fā)生地震的時候,就要手抱著頭,或拿一個堅硬的東西護著頭,躲在桌子下面,找個機會逃出去,逃到遠離高大建筑物到一個空曠的地方。

當一聲尖銳又刺耳的警報聲響起,我們迅速地用書掩蓋頭部,在老師的.帶領下“逃”到了“安全”的地方——升旗臺附近,立馬蹲下。不一會兒,聽見了郭校長喊著:“初中部的一名學生因為在逃難的時候受傷,被困重圍,趕緊撥打119和120急救電話。”消防車和救護車在一片慌亂的情景下來到了現場,順利地營救了傷員。

活動結束后,翟老師還領著我們去看了地震的形成:火山地震,人工地震,自然災難。地震來了,動物們的反應:家畜亂跑亂叫,半夜老鼠成群地亂跑……

這次地震演習,我懂得了:怎樣逃生,如果受傷,要鎮(zhèn)定地向其他人求救或撥打救助電話。在災難真的來臨,我們要勇敢面對!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3】

在5月12日,也就是四川地震發(fā)生的日子,這次地震是給中國的一次沉重的打擊。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一場抗震救災演習。大家既興奮又緊張,在椅子上焦急地等待。第一次警笛響時,我們迅速躲到桌子下面。第二次警笛響時,大家有序地抱著頭跑到操場上站好排,演習進行地秩序井然,干凈利落,沒有嬉笑打鬧的場面。同學們完全把演習當成了真正地震的`一天。因此校長對此十分滿意。

通過這次演習,我也了解了一些小知識:當地震來臨時,不能跳樓,要切斷電源關掉煤氣,躲到衛(wèi)生間里,或者躲在桌子下,因為墻壁倒塌時,桌子能為你承受重量。盡量避開玻璃,地震之后要迅速撤離,以防余震。如果在操場等室外,要離開教學樓、高壓電線、跑到空曠地帶。不要在加油站附近,因為地震發(fā)生時,加油站容易引起大火、爆炸??傊數卣鸢l(fā)生時,我們應該學會根據當時所處的場所和情境,采取自救措施。

我們學校經常進行演習,從而讓我們了解了許多自救措施,設想一下,如果不學會自救,地震真正到來時,就會驚慌失措,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因此,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采取科學的方法自救的非常重要的。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4】

今天上午兩節(jié)課后,我們在班級、操場上舉行了一次嚴肅的防震防火逃生演練。

首先是在教室里進行地震自救。突然一陣警報聲響“呼呼呼……”同學們都躲在教室的課桌底下,把板凳靠住自己的身體,雙手抱頭。同學們非常入戲,有的把身體縮的緊緊的,怕被上面龐大的物體砸到身子,有的.雙手抱著自己的腦袋,躲在那里一動不動,還有的同學跟其他人得板凳合在一起,拿著文件夾靠著手臂,恨不得把自己周圍全都封起來。尤其是李澤同,他那肥胖的身體塞了進去,就著急的用肥厚的手抱住頭,全身都在發(fā)抖。鄭老師躲在課桌底下,臉上表情十分嚴肅。我心里情不自禁的說:“原來四川的大地震是這么可怕呀!難怪人們都要敬那位校長??!”

接下來是防火災逃生。全校師生都捂住鼻子,頭也不回地往操場跑,我們班的同學們就像機器人失了控一樣?!鞍?!救命呀!”什么亂七八糟的聲音都有。雖然我們大吼大叫,但是鄭老師時時刻刻都提醒我們捂住鼻子。

這一次逃生演練過程中,讓我明白了: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5】

x月9日,我們海小全體師生開展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防災逃生演練(地震、火災),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發(fā)生火警火災、地震時能臨危不亂,有序迅速地逃生,對這次演練,我是有點緊張,有點期待,還有點好奇。

兩節(jié)課后,我們開始了自救演練,首先開始的是地震自救演練。緊急鈴響起了,我們迅速地躲到了最近的桌子下面,如果真的有地震的話,就可以不被石頭砸到了,有的躲在下面一動不動,好像一只冬眠的北極熊。而我縮成一團,心一直“撲通撲通”的跳著,鈴聲停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從桌子底下鉆了出來。

地震自救演練結束后,火災逃生演練又開始了,緊急鈴聲響起后,我們飛快地跑出教室,操場上井然有序的`排好隊,剛開始有點亂,大家你推我,我推你,經過老師的指點跑到操場上。

通過這次演練,使我們基本上了解了災難發(fā)生時的應對措施,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安全意識與自護自救技能,從中我也體會到不管遇到任何緊急事情,一定要沉著冷靜,臨危不亂。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6】

我們先進行了地震逃生演練。警報聲一響起,同學們就紛紛躲到了課桌下,用手抱住頭,嘴里還發(fā)出了求救的聲音,不過,有些人以為這只是玩玩的,所以臉上還掛著笑容。

接著我們又進行了防火演練。一開始,警報聲“呼呼”地響起來,聽起來有一種不祥感。同學們大步流星跑出教室,個個臉上焦急萬分,開始跑了,同學們三步并兩步地跑向操場跑的時候,有的.人臉色慌張,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的人非常鎮(zhèn)定,跑得穩(wěn)穩(wěn)當當,還有的人幸災樂禍,不重視這場演練。其中,有一個低年級同學跑步時摔了一跤,被落在了隊伍后面,但他不肯放棄,爬起來繼續(xù)跑,終于跑到了操場上。這時我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到了操場上,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于如何逃生的方法。

這次演習讓我知道了:防災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真正的地震、火災發(fā)生的話,我們就可以保住性命。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7】

應學校的要求,今天我來到了市科技館,參觀了關于“防震救災”的科普展。

其實,這類知識以前老師、家長們也有提及過,只是覺得這并不是十分重要,聽過幾次便也淡忘。這次,參觀了科普展后,才又憶起了有關的知識。地震給人類造成的.危害,帶來的災難,實在是太大。就在那么一瞬間,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蒼夷,幾層高的樓房就那么倒塌,大地顫抖著毀掉了很多。多少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埋了起來,終日不能再見陽光。多么的快啊,就那么一小會,該失去的就全失去了。

想到這兒,才意識到了防震救災的重要性,才想到了自己需要了解在地震來臨之時如何去躲避,去保護自己的知識。

慢慢地看著,才知道在震中區(qū),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緊挨墻根下和堅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開關,然后迅速躲避。在樓房,應迅速遠離外墻及其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筑物,要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

還真是復雜。以前漠不關心此類事時,怎么就沒有覺得那么繁瑣?不過,知道了這些,也是很不錯的。學會了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8】

地震是一種突發(fā)性極強、破壞力極大的嚴重自然災害,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損失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且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范圍廣。據統計,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發(fā)生在我國,上個世紀以來,因地震死亡的人數,我國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盡管,從地震的板塊構成上看,大足屬于地震少發(fā)地區(qū),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發(fā)生過地震,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足也不是絕對的地震安全地區(qū),也必須進行地震設防。因此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教育和宣傳,提高應對地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就顯得特別重要。

下午第二節(jié)課后,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緊急演練”開始了。下午三點二十五分,一聲急促的哨聲響徹整個校園,全校兩千多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鐘過去了,長哨聲響起,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迅速沖出教室,在樓梯上我們自覺排成兩隊,整齊有序的'跑到操場上指定的地點,這才松了一口氣。

在這次演練中,我獲得了許多知識,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要先急于往外跑,要先抱頭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墻角邊,因為隨時都會有余震。在這次演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只是把它當作一次游戲,沒有重視起來。其實,在地震真的降臨的時候,過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現在不好好練習,到時候你就會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多個家庭影響一片社區(qū),從而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的防震減災工作。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9】

星期二上課的時候,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防震減災”四個大字。正當我們在想寫這個是為什么的時候,老師開始給我們慢慢地講解起防震減災的知識。

老師首先讓我們講一講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么樣安全逃離?我們爭先恐后地說:“地震來臨時首先不要驚慌,然后盡量以最快的速度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等到地震結束后,舉著東西保護好頭部,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學樓等高大的建筑物,然后到達操場等空曠的地方等待救援,免得引起二次傷害?!边€有的同學說:“地震來臨時,先舉著板凳離開教室到達走道,然后將板凳上舉,從二樓飛下去?!绷硗獾耐瑢W就說:“就算你地震時沒被砸到,跳下去也會摔死或摔傷了。”那個同學說:“那我不會帶個降落傘飛下去!”別人反駁到:“地震時,你哪來的降落傘呢,再說也沒有時間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好不熱鬧,這時老師告訴我們,真正當地震來臨時,大家首先要做的不要驚慌,要按照第一位同學說的那樣先以最快的速度躲到課桌底下,等到地震結束后,舉著東西保護好頭部,在老師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教學樓等高大的建筑物,然后到達操場等空曠的地方等待救援,免得引起二次傷害。通過主題班會的討論和老師的講

解使我們明白了和掌握了一定的防震減災的知識,我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告訴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學習防震減災知識,使我們盡量遠離傷害,遠離危險!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10】

地震災害是全世界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不能解決人員傷亡問題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預防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的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巨大的力,當這股力累積倒一定程度時,巖層會變形、彎曲。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時,巖層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纏身強烈的震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天然地震,另一類是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包括:火山地震、陷渦地震等。

當地震發(fā)生時,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

們幸存的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空間矮小的房間、不易倒塌的空間、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戶外的場合遭遇地震時,要避開高大建筑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使人站立不穩(wěn)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身邊的建筑物。但是你完全想錯了,這些看上去結結實實、安安全全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很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厚毛巾等物保護好頭部。

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但是,要逃生,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不該有的損失。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不能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這樣反而傷害自己。應該盡量閉目養(yǎng)神,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容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

同學們,地震發(fā)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只要沉著、冷靜地靜觀災變,就有可能躲避這次地震。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11】

自從四川汶川、青海玉樹接連發(fā)生了大地震后,我對地震產生了恐懼心理。如果地震來了,要怎樣躲避?怎樣才能提前明白地震的到來呢?

這次寒假里,我去紹興科技館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后,最終對“地震”有了全面的了解,對“防震減災”有了更深的認識。

走進科技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圖文并茂的海報板,上頭寫著各種關于地震的知識。在那里我了解到地震能夠引起火山爆發(fā)等系列的災難,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一些關于地震的學說,也感受到唐山、汶川、玉樹地震帶給城市的災難,在那里更讓我意識到了防震減災的重要性。

相比這些板報,我更喜歡科技館叔叔阿姨們?yōu)槲覀儨蕚涞?#39;實驗器材。因為這些模型不僅僅能夠讓我動手操作,同時也讓我在實踐中了解了地震和防震的知識,這可真是一舉兩得呀!

經過這次參觀,讓我獲得了不少知識,也讓我懂得了不少。今日好好地活著,誰明白明天就會有地震,明天我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多做有意義的事。天災不可避免,人禍還是能夠減少的,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多注意。如果遇到地震,首先要冷靜下來,再想辦法逃出去。在房間里盡量躲在桌子下,在公共場所要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

讓我們記住這些防震減災的知識,并且好好練習,讓災難遠離我們,讓我們這個世界永遠平安、幸福!

地震逃生演練心得體會【篇12】

每一次,當我們目睹災難降臨,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生命變得那么的短暫而寶貴,在災難來臨時,也許前一秒你還沉浸在歡聲笑語中,但后一秒你便會覺得心如刀絞,因為災難,悲泣代替笑語;因為災難,廢墟取代高樓;因為災難,有無數的人失去生命,災難,在人們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就摧毀人類美好的家園,粉碎了人們心中美妙的夢。有些生命就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它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體態(tài)的多姿和人生的精彩就已經被無情的“魔鬼”所扼殺了。

我們無法阻止災難的來臨,可我們能夠用我們的努力智慧降低災難帶來的損失,5月12日為防震減災日,在當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一次防震減災的演練活動,當同學們沉浸在快樂的學習中,忽然哨子響起來了,同學們立即起身,一個接著一個跑出教學樓,就如一條長龍奔向操場,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我感受到了全體師生都是以一種真心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次演練活動,一個個神情在重,我們仿佛將自己置身于真正的災難中,將自己的生命在生與死這這間作出抉擇,經過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同學們的認真態(tài)度,這次演練取得成功。

這雖然僅是一次演練,卻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束陽光,因為我們在這次練習中取得經驗,每一次的演練都是為安全打“預防針”,在為我們的生命增強“免疫力”。

在地震災難面前我們難免會想到四川地震,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個個美好家園,無數珍貴的生命在一夜間化為虛有,當我們看著這慘敗的'現象,傾聽著那撕心裂肺的呼喊聲我們難道不為之震撼而又心痛嗎?與之相比的是日本地震,它同樣給予每一位人們震驚,因為在這樣人口密集的小島國家人員的傷亡人數卻只有幾千人,同樣的原因造成不同的后果,這難道不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嗎?

在地震之際,四川人民表現的是驚慌失措,而日本人民則是沉著冷靜,有著這樣的心態(tài),就是因為日本注重對人們防震減災的意識,他們懂得如何在災難面前表現得臨危不亂,如何讓自己有機會生存。日本重視每一次的演練活動,因為看一次防震減災的演練都了自身的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讓他們能夠在災難中多一份安全的保障,也許我們會認為日本位于頻繁的地震地帶才需注重,我們生活在安全地帶沒必要顧及太多,可是,災難的形式多樣,水災、火災、泥石流等災害都對我們的生命構成重大威脅,災難不會向我們敲響警鐘,只有自己才是保護自已永遠的天使。所以懂得如何防震減災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表現。

不把演練當成一種形式,而是把它當成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不抱學習防震減災當成一項任務,而是看成一份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安全成為生命的保障,用生命抒寫人生偉大的篇章。

52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