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自己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萬物簡史讀書心得怎么寫?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萬物簡史讀書心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嘿,想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的重量嗎?想知道地球的年齡嗎?其實,我以前也不知道,但是,自從我看了《萬物簡史》這本書以后,我就通通都知道了。
《萬物簡史》告訴我們:1774年,內維爾·馬斯基林決定利用艾薩克·牛頓關于以引力來測定地球質量,而且更多地利用三角測量法,這需要爬很多的山,馬斯基林和數學家查爾斯·赫頓一起爬上了蘇格蘭的斯希哈林山。赫頓在作計算的同時發(fā)明了高線,他宣布,地球的重量是將近5000萬億噸。1793年約翰·米歇爾留下一種儀器的圖樣,這臺儀器將精確地測定地球的質量。1797年,享利·卡文迪許用米歇爾的儀器得出地球的質量為60萬億億噸,他的結果跟目前最準確的估計數僅相差1%左右,真是了不起!
這本書還告訴我們地球的年齡。其實,地球是在不斷隆起的,赫頓還推測,是地球內部的地熱創(chuàng)造了新的巖石和新的大陸,頂起了山脈。赫頓的現論中特別指出,形成地球的過程需要很我時間。還要再過12019年左右的時間,科學界才能著手解決地球年齡的問題,赫頓很有才能,率領大家開創(chuàng)一門新科學——地質學。
大家看到了吧,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多少知識,不僅我有講的這些,還有生命、宇宙、行星等等,有句名言說得好啊,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啊,它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萬能博士”,還有什么是“萬能博士”不能解決的呢?!
《萬物簡史》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作者比爾?布萊森把19~21世紀的科學發(fā)展進程記錄了下來,讓人們明白科學家以前的猜想和創(chuàng)造,更加深入的把大自然的幾番不同的模樣描述了一遍。全書分為六部分:寥廓的宇宙、地球的大小、一個新時代的黎明、處境危險的行星、生命本身、通向我們的路。
正像《出版商周刊》說,閱讀布萊森的作品,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他的故事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讓我了解了愛因斯坦、牛頓、弗里茨?茲威基等科學家。知道原子、鉛、細菌的組成、形成部分。可以說是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有些內容讓我非常地震驚,原來自己有那么多知識不知道。宇宙一開始只有人的手掌大小,后來,經過不斷爆炸而引發(fā)了巨大的膨脹而變成了原來的幾千萬億倍??茖W家提出,宇宙也應該有好幾個,我們所住的只是其中一個,世界應該更大;以前大家一致認為鉛不據有毒性,生理學家找了幾個志愿者來做人體試驗,幾個月后來醫(yī)院復查,身體并沒有發(fā)現異常,那時他們根本不知道,鉛在人的血液和骨頭里!一旦把許多鉛都吸到體內去了,就很難將毒取出來。每天,我坐在床上看報紙,報紙里的鉛到了床上,夜晚還要睡覺,鉛不是到人身上了?所以以后再也不能在床上看報紙,;人去世后,人體內有一部分的原子會跑出來,到另外人的體內,有可能你身上還有牛頓的原子呢!
其實,我喜歡《萬物簡史》的理由很簡單,它的奧秘和知識包羅萬象,就像飲不完的水,讓我不顧一切地去飲用它,使人回味無窮。
“生命是一團原子的化妝舞會”、“我們在宇宙里的存在是個奇跡”——《萬物簡史》
合上[美]比爾·布萊森的巨著《萬物簡史》,我不禁感嘆生命的可貴、存在的美好。心中,無限欣賞、贊嘆……這是一本為萬物寫史、為萬物立傳的書,作者用極其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著現代科學發(fā)展:從宏觀的宇宙到微觀的粒子,再到幾乎難以解釋的生命及人類誕生和發(fā)展的奇跡……
在生存空間上,從地球最深的海溝底部到最高的大山頂,已知生命的幾乎全部生存范圍只有28公里左右——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微乎其微。對于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生物而言,就更少了,上述空間有近99.5%以上,基本上——實際上是完全——對我們關上了大門。即使如此,地球對生命已經很和氣了,放眼看看宇宙其他地方,要么是一團死寂,要么是一團熱寂,總之,他們對生命并不那么友好。所以說,在這個宇宙中,生命是一個奇跡,它需要一連串差不多永無休止的好運。作為人類,我們更是雙倍的運氣。我們不僅有存在的恩典,而且還享有獨一無二的欣賞這種存在并使之更加美好的能力。
生命如此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好好珍惜。某小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好或是被老師責罵后自殺;某花季少女因感情受挫為情自殺;某中年海歸博士因工作不順,事業(yè)受挫而自殺;甚至還有人因為一點蠅頭小利殺人越貨,草菅人命,這些新聞屢上報端,讓人看了不免惋惜。他們不懂生命之可貴,不懂它是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難才來到地球上,又怎樣熬過無數次滅絕的危險,才讓擁有智慧的我們出現在地球上,一遇到挫折和困難就自以為是世界末日,輕易放棄了希望和奮斗動力,甚至想到輕生,更甚者去殺生。對于這些人,我多希望他們能看看路邊石縫間的小草,看看荒漠中的地衣,學習他們的堅韌,感受他們強烈的生存欲望,再看看生命進化的歷程、人類血染的歷史,就會明白人之為人的幸運。
生命是脆弱易逝的,需要我們努力捍衛(wèi)。即使我們很幸運,但要確保一路走好,并且永無盡頭,僅有好運相伴是遠遠不夠的。如上所述,生命的家園——地球——美麗卻危險: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甚至人類自己,都潛藏著比想象中多得多的危機。戰(zhàn)爭、瘟疫、地震、火……我們經歷過太多災難。今后,仍有無數生存難題需要面對——溫室效應、宇宙射線、星際隕星、太陽耀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需要為“生存”而努力,而勇敢,勇做生命的捍衛(wèi)者。汶川大地震中,多少志愿者為了拯救生命而奮不顧身;動車事件后,多少市民排著長隊無償鮮血;白求恩的故事我們到現在還銘記著;微博上,土耳其街頭的一只流浪貓在長達2個小時的時間里,一直竭力搶救著被汽車撞死的同伴的生命,甚至為其進行“心臟按壓”的視頻被瘋傳著……所有這一切,為的都是生命的存續(xù)。我們承載著“生”的希望與“存在”的美好,但這確實需要我們一起去捍衛(wèi)、去努力。
四年級上學期末的時候,我發(fā)現了一本好書。書的名字叫《萬物簡史》,它是由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撰寫的。一經出版就在美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連續(xù)十周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最前列。
這本書寫的很精彩,它分六個部分,分別描寫了,寥廓的空宇、地球的大小、一個新時代的黎明、處境危險的行星、生命本身、通向我們的路。從這些章節(jié)中我不但知道了宇宙的形成,還知道了質子有多少。其實質子是原子極其微小的組成部分,而原子本身當然也小不可言。質子小到什么程度呢?像字母“i”上的點這樣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擁有約莫5000億個質子,說得更確切一點,要比組成1.5萬年的秒數還多。因此,起碼可以說,質子是極其微小的。你看質子是不是非常的小,小的都不能形容。
我還非常喜歡第六部分,“通向我們的路”之中的冰河時代。書中描寫了1816年那個可怕的災難的一年。僅僅是因為全球氣溫下降了不足1攝氏度,1816的愛爾蘭的春天停止了她的腳步,夏天也不再溫暖,饑荒及斑疹傷寒的流行致使65000人死亡。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那年被人們稱為“19世紀凍死年”。霜凍一直持續(xù)到6月,種到地里的種子根本不會發(fā)芽。由于缺少飼料,牲畜大量死亡,或者被提前宰殺??茖W家們從中了解到了,地球上大自然的恒溫系統是如此的脆弱。我也知道了,我們應該愛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讓地球更適合我們生存,不再發(fā)生象1816年那樣的災難。我想如果由于我們不愛護環(huán)境,而使地球變暖,打破了大自然的恒溫的話,那么我們所遭受的災害遠遠要超過1816年的那次。
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特別是那些喜歡探索科學奧秘的人,請你們也來讀一讀吧!
距離上一次發(fā)讀書筆記,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在這一個多星期內,我讀完了兩本書,一本漫畫集,一本科普書,還有一本社會學類正在讀。今天要說的是這本叫《萬物簡史》的科普,不過我的思維有點亂,沒什么信心寫好——這是大背景。
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讀得我非常興奮,后半部分讀得我如坐針氈,這主要與我的個人興趣有關,與書無關。
提到《萬物簡史》,絕大部分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這到底是是個什么史?所謂的萬物又包括了哪些方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本人類探究萬物的科學史,你能想到的很多科學領域,諸如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都在這里有所涉及。究竟人類是如何從無知變成有知,如何認識世界與認識自我(生物意義上的自我),科學的發(fā)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這本書會很榮幸地登上你的書單。
作為一部科普類書籍,目前分為了給大神看的高難度版本和給小白看的通俗入門版,如果非要給這本書下個定義,它應該算作小白進階版。所謂進階不是因為它難懂,只是相對于淺顯易懂的輕科普而言,這本書顯得很有邏輯。誰都不知道作者腦子里裝了多少知識,竟能將五花八門的科學史談得如數家珍。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是很典型的故事性科普,前后邏輯性很強,一旦書中出現了某個科學界人物,作者接下來一定會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人的生平,順便談談他的“黑”歷史,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話里總是攜帶著一絲幽默感,好像一個詼諧的老頭——實際上作者今年已經66歲了——在給你講述科學界野史。
你能夠讀到一點《人類的群星閃耀時》的意味(如果作者文筆再好一些,再會講故事一些的話),也能夠跟隨作者的步伐開發(fā)一下腦洞,試著想象一下已經滅絕的古生物或者地球內部會是什么樣的景象,總之,它可以成為你了解科學與了解世界的渠道,如果你不是個科學界大神的話。
那么究竟所謂的“萬物”包含了哪些方面?本書分為了六個部分,通過這本書,你能夠讀到:人們了解宇宙史的過程、了解地球年齡的過程、發(fā)現古生物化石的過程、地質學的發(fā)展過程、微觀世界的認知過程、生命科學的發(fā)展過程等。
作者提到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與一些我們從未聽說過甚至到死都沒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世人接受的苦逼科學家,這些人物與人物構成了整個科學的發(fā)展史,也使這本書變得生動有趣。
如果你能夠有興趣讀下去,你會發(fā)現在作者的文字中,你的思緒會從縹緲的宇宙漸漸來到這個藍色的星球,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一路看向文明的現代,你會發(fā)覺世界的偉大與自我的渺小,順便補充一下在社會生活中難以獲得的理論知識——它可以成為你很好的睡前讀物。(廁所讀物就不必了,上廁所時要專心玩手機)
那么話說回來,我在開篇說到后半部分讀得我如坐針氈,主要原因是后半部分基本都在聊生命科學,地球上各個化石的發(fā)現過程以及DNA的發(fā)現史等,相比于前半部分的恢弘宇宙和量子力學,這幾節(jié)由于本身知識儲備不夠,讀起來有些疏離感。
既然最后提到了生物史,悲天憫人的人類一定要感慨一下,我們殺了那么多物種才走到今天這一步,用作者的話來說,這就是一種“運氣”。和很多科學史作者一樣,比爾·布萊森也反對一種“智人至上”理論,認為人類并不是上帝委派來主宰世界的寵兒——的確啊,一個存活時間與漫長的地球史相比根本微不足道的生物,有什么資格說自己統治了這個星球呢——于是在漫長的科學史結束之后,他說道:
“我們確實還處于起始階段。當然,問題的關鍵是確保我們一路走好,并且永無盡頭。而這一切,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僅僅有好運相伴是遠遠不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