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思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怎樣才能寫好讀書筆記心得《百年孤獨》?這里給大家提供讀書筆記心得《百年孤獨》,方便大家學習。
諾貝爾文學獎給《百年孤獨》的頒獎詞上寫道:這本書映射了一個大陸人民的貧窮與富足。不可否認,《百年孤獨》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從社會角度上來看,它的確可以稱之為“拉美的圣經(jīng)”,但于我而言,它只是一本“孤獨”的書,僅此而已。
書中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孤獨而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彼坪醯拇_如此,我們赤裸地來到這個世界,精神混沌,唯一能感知的或許只有自我和孤獨,等到我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歸于黃土,唯一能知道的未來或許只有孤獨。
小說中布恩迪亞爾族的每一個奧香里亞諾和阿爾卡蒂奧的存在好像都是為了印證這一點。他們都繼承了布恩迪亞家族奇特的吸引力以及莫名的孤獨,或瘋狂、或執(zhí)著、或暴力、或獨裁。他們憑借著這股吸引力獲得異性以及一切的物質(zhì)和享受,仿佛這些都是武器——抵抗孤獨的武器。
他們或翻越荒嶺,建立新鄉(xiāng);或發(fā)動32場內(nèi)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或歡飲達旦,暴飲暴食……但最終都失敗/了。他們終于深陷孤獨的泥沼,一切都與梅爾加德斯的預(yù)言一般無二——“家族中的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家族的最后一個人被螞蟻吃掉”。
故事的最后,馬孔多這個蜃景般的烏托邦,被颶風從地面上一掃而光,而“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陸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
我想,馬孔多早已被迷惘所籠罩,被欲望所吞噬,才會降下《圣經(jīng)》中所提起的颶風,而這一次的根源,或許還在于“孤獨”二字吧!人們尋求著各種方法企圖消滅孤獨,卻最終在欲望之中迷失了自我,直至“長著豬尾巴的怪物”誕生,一切也都成了過眼云煙。
誠然,我在自以為最孤獨的時候,讀了這本“孤獨的書”。正如馬爾克斯所說,“很多人選擇了向虛擬現(xiàn)實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這縱然不切實際,卻更能給人安慰”,但安慰終究只是安慰,孤獨仍需面對,而我們能做的,不是因為它斗爭,而是學會與它相處。曾聽過一句話:“人生總有些黑夜只能獨自通過,如果實在沒有熱鬧,不必悲傷,無須盲目,一個人也要燦爛地穿行?!?/p>
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唯一的出口。
在忙碌卻又充實的學業(yè)后迎來了大學的第一個假期。在這個可以自主調(diào)節(jié)時間,不必為完成作業(yè)而憂心的假期里,我與《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開始了一場邂逅。十本優(yōu)秀書籍之中,讀后想為它寫點什么的感覺最強烈。
《百年孤獨》和眾多外國名著給我的第一感覺一樣,內(nèi)容復(fù)雜,人物眾多且名字十分雷同,寫作順序也多采用倒敘和插敘,初讀甚至一度因為暈頭轉(zhuǎn)向,理不清作者的寫作意圖而放棄深讀。但是第二次將人物對號入座后再讀,便被書中所滲透和傳達的孤獨深深的震撼了。《百年孤獨》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
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作者賦予了人孤獨,同時又認為人并不是生來孤獨的:“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jīng)干涸得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比欢谶@本書中反復(fù)提及的孤獨也與我們理解的狹義的孤獨不同。帶上時代背景與作者的身世細細品味,孤獨似乎又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另一番模樣。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接受了采訪,對孤獨的解釋似乎很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jié)。那一刻,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我腦海中逐漸明晰起來:他渴望拉丁美洲的民眾團結(jié)起來,共同走向文明,開放與繁榮。
此外,《百年孤獨》的魅力也在于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部作品,小說中的人物們不時會見到鬼魂。“這些鬼魂象征著是馬孔多揮之不去的過去。事實上,這些重復(fù)出現(xiàn)的鬼魂根植在拉丁美洲歷史的特定發(fā)展之中?!薄皬哪撤N程度上來說,由于意識形態(tài)上的變化,布恩迪亞和整個馬孔多都是鬼魂。他們被自己的文化所隔離和排斥,社會發(fā)展落后于其他地區(qū),處處依賴他人。更可怕的是他們已經(jīng)完全接受這樣的現(xiàn)狀,不思改變?!睍械乃廾摪涤髁斯磐駚韺?dǎo)致了歷史不斷重復(fù)的意識形態(tài),也正是這種意識形態(tài)使得拉丁美洲的歷史被解讀成了一個循環(huán),一個不可能出現(xiàn)變革的循環(huán)。書中的旁白也加強了這種宿命論給予讀者的壓迫感。這些光怪陸離,恰恰是作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代表作所無法隱藏的魅力。
《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個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獨的歷史永遠消失并再也不會出現(xiàn)。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能夠夢想成真。
前幾天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打算寫篇讀后感,苦于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對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亂以至于理不出頭緒。
一直深刻贊同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中的反正最后每個人都孤獨,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戀還是相愛,到最后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需求還是被需求,心靈永遠都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難免孤獨。你我都是一條直線,有人與我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而相交后的兩條線必然愈行愈遠。
對我而言,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說,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里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墻。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后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征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于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這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孤獨,逐漸的,有人在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梅梅;有人在對抗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獨,可卻無能為力,比如阿蘭瑪塔;有人孤獨一生卻不自知,比如烏蘇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絲;還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為時已晚,比如我的上將奧雷良諾。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luò)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間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zhí)著著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zhí)著的不肯死去。經(jīng)歷奪走3000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們都是人群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于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周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么想的。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于此。
在拉丁美洲文學10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不同的流派,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文壇。還有著名的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其魔幻思維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講述,開創(chuàng)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作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剛開始看《百年孤獨》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作品里有兩個奇怪的地方。一是書中講的故事大多荒誕;第二個是名字的重復(fù)和作品中同樣奇怪的東西的重復(fù)。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有持續(xù)四年以上的雨。一個老牧師不能只喝一口可可茶就飄在空中,死人也不會因為受不了孤獨而回到人間.但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這個家庭周圍。更奇怪的是,在這本書里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的家族里,男方要么叫阿卡蒂奧,要么叫奧雷連諾,從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阿卡蒂奧到最后一任守護者奧雷連諾,家族里各種奇怪的事情反復(fù)發(fā)生。結(jié)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時間和生活環(huán)境,我們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這象征著什么。
在《百年孤獨》中,作者用夢幻般的語言描述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文明的出現(xiàn),繁衍與生存,愛與背叛,榮耀與夢想,資本主義的出現(xiàn),內(nèi)戰(zhàn)的爆發(fā),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民主與共和之爭等。這可能會影響拉丁美洲,但他們集中在一個叫馬孔的小村莊。布蘭迪婭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深深卷入其中。在故事的結(jié)尾。家族最后的守護者奧雷連諾讀著記載著這個百年家族命運的羊皮紙,說道:“里面的一切我都看見了,已經(jīng)知道了!”作者通過這個總結(jié)性人物的口,表達了對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看法,即拉丁美洲近代的歷史是重復(fù)的,拉丁美洲的發(fā)展和歷史進程是停滯的。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作品,沒有華麗的情節(jié),故事的發(fā)展更令人費解。當你讀完他,就能感受到作者對歷史的重復(fù)。對拉丁美洲百年孤獨的反思。我忍不住沉浸其中。
多年以后,當我讀到“馬孔多在下雨”這句話時,我回想起了我第一次聽說百年孤獨的那個遙遠的高中午后。
百年?很久。孤獨?令人不解。在高中某個時間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內(nèi)心強烈的閱讀欲望就被喚起了。但是礙于學業(yè)緊迫,那時候即便忙中偷閑也是拿一些爽文來讀,于是就那么錯過了。之后再見到這本書就是在所謂的“死活讀不下去了書排行榜”,紅樓夢和百年孤獨分列狀元榜眼。《石頭記》的厲害我是知道的,理所當然《百年孤獨》也不會好讀到哪里去,于是拿起的書就又放下了。一直到我讀完《金陵十二釵》才恍然大悟:有多么死活讀不下去,就有多么經(jīng)典多么好看??赐甏藭蟾哟_信了這一真理,《百年孤獨》,一本好書,一本奇書,一本神書!
提到此書不得不說其描寫的碩大的家族以及交雜錯綜的人物關(guān)系,重復(fù)七代的人物而且還長的人物名字,確實給閱讀帶來了很大困難。二十六萬字的書,我讀了整整七個多小時才讀完—而且我看其他人很多十幾個小時才讀了一半的。但是如果認真閱讀,并且把握住書中稍縱即逝的行文脈絡(luò)的話—我承認這本書乍看上去非常的亂—還是可以很好地理解到作者的深意。
《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著名作品之一,他是哥倫比亞的著名作家,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可謂是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作者再現(xiàn)了拉丁美洲的歷史,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這本說,是我比較喜歡的外國小說之一,第一次看的時候會有點吃力,花了一兩個月把它看完,但是還是有很多故事情節(jié)不是很清晰,等到第二次讀的時候,完全對故事的架構(gòu)有了清晰地思路,并且也對布恩迪亞的家族史和馬貢多地區(qū)的衰亡史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和讀其它書都很明顯的不同,很多的書籍都是在向人們宣揚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可是在這本書上,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孤獨和頹廢的氣息。即使如此,讀完《百年孤獨》我的收獲并不亞于任何一本宣揚積極人生態(tài)度的文學作品。
馬孔多多半是在下雨的,陰暗、潮濕讓種種欲望暗暗滋生。
然而有一雙眼睛,在這小鎮(zhèn)里洞察了逾百年,她就是烏爾蘇拉。
殺戮,專制,封建,就成了烏爾蘇拉所仇視卻無力改變的事實。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拉丁美洲幾乎都處在軍人獨裁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下。政客們的虛偽,統(tǒng)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歷程不斷重復(fù)著怪圈,不是前進,而是徘徊。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曾向烏爾蘇拉抱怨說:“世界上正在發(fā)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nèi)栽谶@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彼麚碛兄鞯念^腦,強壯的身軀,是馬孔多的開拓者,文明之祖,卻因為深信“馬孔多外面的世界”而被捆綁在樹上直至死去。或許當時人民并不擁有像布恩迪亞那么優(yōu)秀,可當權(quán)者之下,扼殺人數(shù)也應(yīng)該不少吧?“他痛苦地說:咱們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咱們會在這兒活活地爛掉,享受不到科學的好處了?!?,我想,這算是坐著對當時的不滿和控訴吧。
我不知道孤獨象征著何物,也許是精神,也許是肉體。人類生而孤獨,死后靈魂也無法幸免。也許這個世界給予人類的唯一的一生必須背負著的沉重的烙印,便是如影隨形的孤獨。從這一點上來看,無人不孤獨。肉體、外在與表面是停留在這個繁華熱鬧的世界,與無數(shù)人打著交道,生活在群體中。靈魂、內(nèi)在、卻是活在獨自、只有唯一的世界里,精神是獨立于肉體而存在的,思想能與外界分享、交流,可靈魂必須得到獨立的思考才能得以更高層次的深化。就像奧雷里亞諾上校,他一生遭遇過14次暗殺,73次埋伏和一次槍決,均幸免于難,當他認識到這場戰(zhàn)爭是毫無意義的時候,便于政府簽訂和約,停止戰(zhàn)爭,然后對準心窩開槍自殺,可他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與17個外地女子姘居,生下17個男孩。這些男孩以后不約而同回馬孔多尋根,卻被追殺,一星期后,只有老大活下來。奧雷里亞諾年老歸家,每日煉金子作小金魚,每天做兩條,達到25條時便放到坩堝里熔化,重新再做。他像父親一樣過著與世隔絕、孤獨的日子,一直到死。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遠記住:過去是虛假的,往事時不能返回的,每一個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復(fù)返了。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也只是過眼云煙。”這句話讓我反復(fù)讀過很多遍,生命的不可重來或許就是我們這輩子最大的財富,我們的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一瞬間的美好,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過去了就成了云煙,沒發(fā)生的也只是浮云。所以,我認為,作者的這種消極或許就是最積極的態(tài)度,值得每一個反思并且吸收其中的精華。
你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你。在我看來,作者除了憤慨,還有悲嘆??赡芪覀兙拖駮锩娴钠渲幸粏T,在孤獨中不斷徘徊,只要有那么一絲陽光,就能找到走出循環(huán)圈的門,生命必須有裂縫,如此陽光才能照進來。
用現(xiàn)代人的口吻來說:這是一部神作。是加西亞馬爾克斯自己也無法超越的神作。魔幻現(xiàn)實主義這個原本不存在于文學術(shù)語中的詞匯是自這樣的一部神作之后才塵埃落定。拉丁美洲和西班牙語也因為這樣的一部神作而更加具有一種奪人心魄的神秘美感。
對于常年居住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qū)的亞洲人或者歐洲人來說,去思考那樣一片廣袤土地上的寥寥人群過著怎樣的日子是不太實際的探究。但《百年孤獨》卻給予我們一個入口,從那些奇幻莫測的巫術(shù),印第安文化,神跡,古老習俗的藤蔓枝椏間領(lǐng)略一下南美人的風情和生活哲學,去了解一個存活百年的莫須有的世家在時間輪回中無法跨越的命中注定。
閱讀的每一個瞬間都感到心中有風吹拂草呼嘯而過的響聲,足以遮蔽雙耳,讓你沉入到那個不大不小的馬孔多鎮(zhèn)。在幾代人不斷重合略有改動的姓名里努力了解他們愛憎分明的一生。這個家族里,連綿不斷地是愛情的殤,出生的痛,疾病的陰影,仇恨的延續(xù),悲慘宿命,鬼魂的縈繞以及死亡的哀鳴。
這個家族的背后是國家的動蕩,政局的不安,人民的血和統(tǒng)治者的冷漠無情。而將家與國編織為一體的是無數(shù)的假說和臆想,是那些難以解釋的神秘現(xiàn)象和梅爾基亞德斯的羊皮手卷。
故事開頭那一段影響無數(shù)后人的未來過去現(xiàn)在的時間描述無疑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但結(jié)尾那冰冷而又安靜的表述讓讀者領(lǐng)悟到時間終將摧毀記憶的悲哀也是那般淋漓。
讀完全作我們竟然無法去憎恨或者敬愛某一個角色,因我們深切感受到與他們之間的隔閡,就好像在博物館里看那些被陳列的文物或者千年的古尸,你不會無動于衷,可是你無法切身懂得他們身上故事。
每一代的奧雷里亞諾都能看見鬼魂和制作小金魚,烏爾蘇拉挺過了那么多世紀也記得那壇埋在地下的陌生人的金子,姑姑和侄子總是糾纏不清,麗貝卡到死都不愿意走出那間屋子而阿媽蘭妲手纏黑紗終生未嫁,何塞們?nèi)ミh航引來現(xiàn)代文明的侵略,那場被政府抹滅痕跡的屠殺終于沒有任何的目擊者和傳誦者。
每一個人物的登場都顯得突兀的自然,每一個事件的結(jié)束又是迅疾的緩慢。雖然他們的感情在書頁中浩氣磅礴,可他們的命運如河流經(jīng)過,綿柔無聲,轉(zhuǎn)瞬即逝。
這樣一種矛盾的張力讓我看不清也記不清故事的所有細節(jié),但能閉著眼聞到那股甜腥味,能感受蝎子爬過屋頂,螞蟻溜進飯?zhí)?,游泳池里浸泡著牲畜的肉,長長的落地窗被晚風一再吹起。
這個家族的孤獨也是人類的孤獨,因為不管如何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最后不過是一堆灰燼,輕易地遺失掉。沒有人可以懊惱或者挽救這種遺失。你無法與時間抗衡,你更無法與自身的記憶抗衡。
一百年的孤獨,是無法的圓,周而復(fù)始,生生滅滅。
還是不要有那么一卷羊皮吧。
前幾天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打算寫篇讀后感,苦于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對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亂以至于理不出頭緒。
對我而言,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說,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里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墻。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后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征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于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這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孤獨,逐漸的,有人在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梅梅;有人在對抗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獨,可卻無能為力,比如阿蘭瑪塔;有人孤獨一生卻不自知,比如烏蘇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絲;還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為時已晚,比如我的上將奧雷良諾。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luò)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間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zhí)著著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zhí)著的不肯死去。經(jīng)歷奪走3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們都是人群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于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周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么想的。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