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

| 新華0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1

《鄉(xiāng)土中國》我連著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并分析探討了其背后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說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后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為先生的學識、治學態(tài)度、洞察力以及對于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后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系,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tǒng)社會里的體系”。在舊著《鄉(xiāng)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說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xiāng)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于斯,死于斯?!?/p>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為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宏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于斯,死于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說就是“鄉(xiāng)土”一詞的來源。了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xiāng),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xiāng)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群。文字是間接的說話,那么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v向上看,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jié)與季節(jié)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于斯,死于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著,時間里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于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在這樣的社會里,記憶是多余的,記錄也就跟著多余,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xiāng)土社會中的社會規(guī)范——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guī)范的是傳統(tǒng),而傳統(tǒng)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xiāng)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里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為經驗??v向上看,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盡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于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為了傳統(tǒng)。傳統(tǒng)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于是對傳統(tǒng)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著傳統(tǒng)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fā)自內心的對傳統(tǒng)規(guī)則的服從,并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為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為傳統(tǒng)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tǒng)的崇拜,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于完全由傳統(tǒng)所規(guī)定的。先生于是提出了一種發(fā)生在這樣的社會里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并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說的,在“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里,環(huán)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于斯,死于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wěn)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里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wěn)定中形成傳統(tǒng)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wěn)定”就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社會規(guī)范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xiāng)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wěn)定”的,但并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xiāng)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為“注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注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tǒng)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著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說解釋自己為什么用“生于斯,死于斯”來回答“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于斯,死于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tài),更牽扯著文化傳遞、道德規(guī)范、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局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guī)范,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著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xiāng)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于斯,死于斯”這樣熟悉而穩(wěn)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系也并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系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推的過程里有著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系著不同的道德規(guī)范,遵守這種種規(guī)范就稱之為“禮”,所以這個“禮”說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xiāng)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yè)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xiāng)土社會一直發(fā)生著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zhàn)、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著人們。山里的孩子渴望隨著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為游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涌向大城市追求向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著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愿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xiāng)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后。另一方面,鄉(xiāng)村社會本身也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革。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的進程和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為生的地方,通信、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互聯網、智能終端在鄉(xiāng)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xiāng)、法律下鄉(xiāng)、國家機構下鄉(xiāng)成為常態(tài),意味著“無為而治”“長老統(tǒng)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欲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嘆起鄉(xiāng)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guī)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為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系讓人們懷念熟悉溫暖的面對面社群……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注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脫了土地的束縛意味著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xiāng)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于,“生于斯”不過是上天注定,而少了“長于斯”,“死于斯”也只??蓱z的一點鄉(xiāng)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xiāng)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huán)境污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xiāng)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xiāng)土,《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著它的價值,呼喚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為是作業(yè),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于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fā)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后,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xiāng)土中國》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2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了解到關于鄉(xiāng)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zhèn)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里人會覺得鄉(xiāng)下人什么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里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喂養(yǎng)牲畜。

鄉(xiāng)村生活本來是很穩(wěn)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里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xiāng)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于土地的'情感。

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爛熟于心的農業(yè)技術似乎也后繼無人,農業(yè)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yè)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脫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yè)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愿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guī)則,那么這個規(guī)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么它還是政治的范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tǒng)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fā)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于社會的研究屬于社會學的范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yè)的學科,有人說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后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后來才發(fā)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fā)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3

前些時間突然發(fā)現不是太了解我們這片土地。在網上尋找了好久,說讀讀《鄉(xiāng)土中國》大概可能更能深刻理解我們的文化。

就我的成長,說來也是奇怪,也并不是在現代社會中長成,而是確實在鄉(xiāng)土世界中長大。但是大概是因為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父親也并不是要求、強求我接收某些觀點,造成了一種放養(yǎng)的態(tài)度。而我,似乎從小時候開始就有一些可以拒絕的權利;長大以后,就只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感覺舊時環(huán)境似乎并沒對我有太嚴格的塑造。

開始讀鄉(xiāng)土,開始理解鄉(xiāng)土。

從最開始的差序格局開始,大概說,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而每個人都會被影響,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圈子的中心。而西方社會來說,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幾根稻草一束,幾捆束成一挑。每個人在團體中都很清楚。文章舉例子,如果帶家人去旅行,西方指的是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中國就沒這么明顯。

男女有別?,F在年輕人來說,男女一致和平等性得到了很大的接受;包括西方一政治正確就是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是在鄉(xiāng)土社會,男女是有差別的。因為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安穩(wěn)的社會,或者追求的是一個安穩(wěn)。而在安穩(wěn)的社會中,大家更多的是熟悉和習慣,不希望有著沖突的發(fā)生。所以男女的交流和婚姻更像是被各司其責的生活習慣所支配,比如說男主外,女主內。而現代社會是變化的,男女有著求同的需求,但是求同的.阻力很大。正是這個阻力,會產生情感和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

長老統(tǒng)治。孩子的成長是被文化定型了的。鄉(xiāng)土社會中,我們沒有成年的界限,年長者經歷過年幼者經歷過的事情,長者也是“師”了。每一個年長者都握著教化年輕人的權利。但是在一個不以經驗為導向的社會中,年幼者可能比年長者懂得更多。

無訟。鄉(xiāng)土社會中,訴訟是違背了本土的倫理道德了,是羞人的。所以,大家主張無訟。但是現代法律中,無賴反而利用這個獲得權益。

從欲望到需要。鄉(xiāng)土社會中,大多數的需求不是被計劃的。吃飯,喝酒都是自發(fā)的,但是和需求結合得很緊密。但是現代社會中,我們利用計劃,理性的規(guī)劃者自己的人生。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4

讀費孝通先生之《鄉(xiāng)土中國》,雖僅粗讀了一遍,但已收獲頗豐。接下來謹從“鄉(xiāng)土本色”、“文字下鄉(xiāng)”、“再論文字下鄉(xiāng)”三個部分簡略談一些話,有發(fā)自內心的感悟,也有引名家之言作為支撐,思路混亂,望諒之。

在讀到開頭,我就被費孝通先生對于教師這一光輝職業(yè)的看法所吸引,特于此引先生之言,此部分算個開頭,大抵是和“鄉(xiāng)土中國”這個名詞無關的?!拔也⒉徽J為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學習,而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于向未知的領域進軍。作為教師的人就得帶個頭。”費孝通先生作為大儒大家,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提及在當今看來都如此前衛(wèi)的觀點著實讓我驚訝。初讀此書,竟難有陌生之感,若非書中所述之人、之事、之言皆為早期之物(此處的早期可追溯至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我都難以發(fā)覺此書出版至今已有七十余年。

先生在序言中提到,他做出了一種不成熟的、局限于客觀條件的嘗試?!皣L試什么呢?嘗試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xiāng)土社會究竟是什么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按先生所陳觀點,大抵可以說鄉(xiāng)土中國,是生長在中國基層的傳統(tǒng)社會的骨子里并從骨子里散發(fā)出的能夠影響、支配、作用于中國社會的體系之說。那么接下來,我將說一些關于鄉(xiāng)土中國的“鄉(xiāng)土本色”、“文字下鄉(xiāng)”、“再論文字下鄉(xiāng)”方面的內容。

談及“鄉(xiāng)土本色”,農耕應該可以是我們民族確和泥土分不開的文明乃至成就,它深刻地存在于我們的觀念之中,不論時間、不論區(qū)間,我們的思想中總會對農耕青睞有加。耕作離不開土,老農也就如半截身子長在了土里。從土里長出來過光榮的歷史,自然會受到土的束縛。土如同中國眾生的血液,聯結了上億人,像宗族血親般,只是各立門戶,各具情結,其差異最重表現不外乎地域上的、以山川河流勾勒分壑的各自鄉(xiāng)土文明。

但其中家庭總是最基本的撫育社群。與工業(yè)文明及游牧文明不同,中國的群居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是上千年的農耕社會所獨有的一種聚合性的生產特征和扎根于土地的文化鄉(xiāng)土氣息。因為農耕,所以人口流動性很小,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域性的。而說到這種鄉(xiāng)土社會,可以說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無需選擇的生活環(huán)境,意味著沒有陌生人的規(guī)模內的社會,逐漸形成了中國格局地域特色又充滿濃厚人情的鄉(xiāng)土社會。費孝通先生特此提出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也可以說是成文的規(guī)則)是無從發(fā)生的。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非對于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

論“文字下鄉(xiāng)”時,費孝通先生著重強調了農村人(一為鄉(xiāng)下人,無貶義之意)并非無學習文字之天賦,實為鄉(xiāng)土社會是個面對面的社群,在這個社群的范圍內有慣常使用或約定俗成的特殊“語言”,或稱為“方式”,文字在表達意思時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并非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最為合適的交流方式。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不是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征體系。

“再論文字下鄉(xiāng)”算得上是費孝通先生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文化符號之基礎與其發(fā)展的補充。我個人對費孝通先生所提及的“先有了語言,構建了交流的象征體系”的理解是:先有象征體系再有概念,然后積累經驗,在唯物論里是不成立,但在文化中這種認識是可行的。象征即是語言,先有了說,才在后來有了存在的體系,之后再有了概念和經驗的出現及積累。我個人認為,說是對現實事物的客觀反映,不管真不真實,它都是對存在著的客觀實在的一種帶評價或不帶評價的映像。如果從這一點出發(fā),費孝通先生所表述的象征一說就不是唯心之論了。

最后,對于費孝通先生所提及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鄉(xiāng)土社會作一個我個人的理想想象:每個人都生活在寧靜祥和的環(huán)境里。這環(huán)境不大,可以說小到了每個人都朝聞夕見、熟似親緣,他們之間無論交流與否,也不管來往與罷,對其生活的氛圍及環(huán)境都無任何絲毫的影響,每一個人都活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靜聽著窗外風起枝曳、雞鳴犬吠,仰著云卷云舒、繁華落寞,仿佛這鄉(xiāng)土的一切就是一種永恒,惟此中沉醉。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5

這本書初版是1947年,距今也不過六十余載,轟轟烈烈的城市化進程便將鄉(xiāng)土中國已經或正在拋進記憶的河流。河水湯湯,鄉(xiāng)土早已疏離。再讀,當作紀念。

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費孝通所言的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xiāng)下人?!闭f鄉(xiāng)下人土氣,這個“土”字,他說用得好,因為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泥土。

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大多數的人是必須拖泥帶水下田討生活的人,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辦法。務農子弟即便從老家遷到別處去,也都很忠實地守著直接向土里討生活的傳統(tǒng)。辟如,從中原遷去最適宜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劃著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斑h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

土是農人的命根。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yè)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p>

因為不流動,中國鄉(xiāng)村人口像是附著在土上,不太有變動。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的,而從農業(yè)本身看,耕種活動里分工的程度很淺,無需群居,聚居是出于農業(yè)本身以外的原因。費孝通認為,這些原因大致有幾點:

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美國的鄉(xiāng)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

二是因為水利的需要。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是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wèi)。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yè),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基于此,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單位是村落,又因為少流動,村落之間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因此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長于斯,終老是鄉(xiāng)的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上也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熟人社會)

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拔覀兇蠹叶际鞘烊耍騻€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鄉(xiāng)土社會從熟悉到信任,無需畫押簽字,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紡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會學的分類里,鄉(xiāng)土社會應屬于禮俗社會。(禮俗社會:有機的團結;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

這樣的信任也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才能在悠長的歲月中,從容地去熟悉每個人的生活,才會有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然后心安,信任。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我常見到從鄉(xiāng)村搬到城里的老人,四處開荒種菜。像我的婆婆,每尋到一塊地或旁人給了一塊,必像得寶一樣喜上眉梢地跟我說,然后滋滋有味地計劃著種上哪些孩子們喜歡吃的菜。這也是“土”氣吧,說她們離土后眷念土地有些矯情,我想,更多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勞作,對土地習慣性的依賴。這是現代年輕人不會有的。

中國社會徘徊在人制社會,遲遲不能進入法制社會也能算上“土”氣吧。早在戰(zhàn)國時期,墨家就提倡依法治國。而鄉(xiāng)土社會的熟悉環(huán)境下,不需要法律、合同,“這不是見外了么?”那些統(tǒng)統(tǒng)是對付陌生人的。搞得太明白,丁是丁,卯是卯的,傷感情。中國社會的某些特征也由此而來?,F代社會打破了原有的格局,是陌生人社會、法理社會,契約精神順勢而來,法制終將是現代和未來人類社會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目前看來是這樣的。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6

該書的作者費孝通被譽為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便出自費先生之口。而談及本書的內容,其主要源自于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的后期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講授的《鄉(xiāng)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在結構上該書并非長篇大論,而只是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來闡述觀點,總體來看,該書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對這種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由于該書篇章較多,筆者只選取印象較深的三章進行介紹。

“差序格局”一章中費先生前無古人的提出“差序”這一社會格局概念,其核心觀點可以比喻為以下論述: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就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啦。”這種提法既肯定了個人本位,也形象點出了社會關系的親疏和延伸,其實往小了說,現實社會中的人際關鍵和待人接物之道也大概如此,也即“推己及人”。

“禮治秩序”一章中對法治和人治做了經典解讀。作者提出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于人與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的性質上。這種闡釋可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于公眾理解依法治國很有意義。但是,鄉(xiāng)土社會構成比較特殊,其既非人治也非法治,費先生將其歸納為“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其不同于法,法律靠國家的權力來維持,而禮卻是靠傳統(tǒng)也即累積的經驗來維持。在當代中國,鄉(xiāng)土農村的法治意識仍然淡薄,而倫理秩序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因此,送法下鄉(xiāng)必須植根于農村的文化土壤,借鑒合理成分進行接地氣的改革。

“無訟”一章中主要對“鄉(xiāng)土之訴”做了獨特解讀。作者指出把訴訟推行到鄉(xiāng)土社會在理論上是好現象,可以使中國走上法治現代化的道路。但在事實上,依著現行法判決,時常和地方傳統(tǒng)不合,因為鄉(xiāng)間認為壞的行為卻可以是合法的行為,于是司法處在鄉(xiāng)下人的眼光里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刑法條文或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是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這樣才不至于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先發(fā)生。

伴隨著環(huán)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大家顯然能感受到鄉(xiāng)土中國的巨大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xiāng)土社會只是四季的轉化而非時代的變更。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7

改了方向之后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為小書,是因為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為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yè)內很多業(yè)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xiāng)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fā)表過不同意見。作為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并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jié)

第一章鄉(xiāng)土本色

這里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xiāng)土社會的理解——鄉(xiāng)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qū)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里農耕業(yè)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xiāng)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fā)的,是鄉(xiāng)村為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xiāng)和再論文字下鄉(xiāng)

這里通過對文字在鄉(xiāng)下的缺失,引出鄉(xiāng)下固有的生活環(huán)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局限所致。一方面鄉(xiāng)下的人們群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么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局限性——脫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tài)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說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xiāng)下生活并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xiāng)村中的禮儀、規(guī)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么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系著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xiāng)土社會的特征——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著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說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蛘哒f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并不是說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系其中的力量是什么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系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為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基本特征,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為這要依靠于自己所能波及的范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系來具體說仁是什么,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xiāng)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說,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說,是家庭多為事業(yè)型組織(為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系的弱化)。如果家大業(yè)大,那么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范圍。這還引發(fā)了兩性關系的保守、拘謹。除了干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么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里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xiāng)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qū)別不在于人和法,而在于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的性質。禮是鄉(xiāng)土社會公認的行為規(guī)范,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tǒng)(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里繼承并經常練習,讀書筆記摘抄,便可以使用。傳統(tǒng)在變動不多的社會里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為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里,符合傳統(tǒng)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xiāng)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說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tǒng)社會里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tǒng)鄉(xiāng)村人民眼里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說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丑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xiāng)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xiāng)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tǒng)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為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tǒng)治

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tǒng)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tǒng)治者的無為統(tǒng)治和鄉(xiāng)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tǒng)治。關于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系,偏重于社會沖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于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xiāng)土社會的穩(wěn)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于被征服者的生產剩余,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fā)起義等活動,因而統(tǒng)治者學會了“養(yǎng)民”,以維系統(tǒng)治穩(wěn)固。在財富剩余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后暴動,武力解決,如此循環(huán)。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fā)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tǒng)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于它存在的規(guī)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于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tǒng)治。這兩者形成了鄉(xiāng)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tǒng)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系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wěn)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系是血緣關系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為主的鄉(xiāng)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為以地緣關系為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tǒng)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fā)展的沖擊,有些傳統(tǒng)也會過時,那么為了維持穩(wěn)定,后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為其進行“注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xiāng)土社會里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tǒng)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fā)展,鄉(xiāng)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欲望到需要

鄉(xiāng)土中國讀后感:欲望是自覺的,為了生存而滿足的,鄉(xiāng)土社會里的欲望經過文化熏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里,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滿足自己,于是人們探索行為和目的的關系(什么樣的行為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著欲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guī)矩等。于是欲望轉化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后的中國發(fā)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

《鄉(xiāng)土中國》的讀書筆記篇8

費孝通(—20__)的《鄉(xiāng)土中國》寫作于上個世紀40年代,是他年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講授“鄉(xiāng)村社會學”的講義,次年出版。起初會長介紹這本書時,說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冊子”,“通俗易懂”和“短”這兩個特點正是我喜歡讀的,然而在之后讀的過程當中,我發(fā)現并非我所想象的簡單易讀。在那些看起來通俗易懂的文字里面,其實蘊含著很深的社會學理論。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過費老的分析,對中國社會在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利結構、社會變遷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中國人骨子里的天性似乎找到了根源。下面我從印象比較深的幾點淺談對本書的理解。

熟人社會

費老在開篇就指出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鄉(xiāng)村社會的人以農為生,世代聚村而居,人口的不流動形成了熟人社會,人們之間的交往依賴于熟悉和信任,行為依據也是從小習得的禮俗。鄉(xiāng)土社會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禮俗社會。費老還用“捆柴”和“水波紋”這兩個特別形象的比喻,分析了中西方社會格局上的差異,讓人豁然開朗。還有本書最后《血緣和地緣》一章,分析了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由于社會的穩(wěn)定性和家族社群的生存模式,血緣和地緣是合一的,隨著人口的流動和商業(yè)的發(fā)展,使得社會性質逐漸從血緣向地緣發(fā)展,但是,我想社會即使發(fā)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拋棄血緣的影響。通過讀這些,我對于中國社會為何如此注重人情、交清和人際關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道德觀念

書中談到,中國人有“私”的毛病,的確,在很多外國人的眼里,我們中國人只有私德沒有公德。但通過費老文中差序格局的分析,特別是他說“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內看也可以說是公”,使我對中國人“私”的.問題有了更客觀的理解。我們自古強調的是孝悌忠信仁的道德主張,靠著傳統(tǒng)和社會公認的習俗、觀念作為行為規(guī)范,因此在那個時代,造成了中國社會天理人情、三綱五常比法律更有效的局面,這也成為民主法治進步道路上的一大障礙。在《禮治秩序》《無訟》兩章中,費老更深入的談論了這些。

家族制度

費老在書中提出,“家”在人類學上的概念是:由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群。而中國家庭混雜了太多生育功能之外的東西,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等等,由此產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文中所說的:夫妻關系并不是家庭的主軸,從而造成了兩性情感交流上的隔閡和淡漠。雖然沒有經歷過那種大家庭制度,但恰巧最近我讀了同時代作家林海音(1918—20__)的自傳體小說《婚姻的故事》,寫的是中國30年代、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里各式各樣的婚姻故事。通過兩書結合,我對舊社會的家庭和婚姻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如今,中國社會的大家庭制度逐漸瓦解,大家庭逐漸被小家庭取代,但是我想大家庭制度的影響依然存在,小家庭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我覺得費老的觀點在今天仍然十分新穎和實用,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系應該是第一位,多進行情感交流,把精力放在養(yǎng)育后代上,而不是專注于家庭之外的事情等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42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