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命名為《萬歷十五年》,雖然還是不清楚什么是大歷史觀,但是呈現(xiàn)的是立體的歷史,立體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歷史教材或者歷史電視劇。就比如戚繼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盤根錯節(jié)的政治中,穩(wěn)如泰山、步步高升,難道只靠軍事才能、愛國熱情可以做到的嗎?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歷史,但我從歷史中讀到歷史時代賦予歷史人的枷鎖,卻掩飾不了首先是作為人的本性,萬歷作為皇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宮囚籠;作為一個男人,喜歡誰都要被人管束,想給老婆送禮物都要打白條;作為一個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點點。一個想要贏得身邊人、天下人的認可,卻感覺力不從心、無人理解?;实垡彩紫仁莻€人,張居正、申時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個人,然后才是歷史人物??赐辍睹鞒切┦隆?,感覺王陽明活得最明白,過得隨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現(xiàn)代房車還房車的轎子……古人真會玩。
這本書可能以后再讀時會有更深的理解吧!
之前覺得張居正、申時行的差異在于與文官集團打交道的方式,現(xiàn)在覺得不太準確,應該是在皇帝這一政治個體與文官集團的政治團體之間的處事方式不同。
通過萬歷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帝國的平穩(wěn)運行不僅在于文官之間的平衡、和諧,還要關(guān)照皇帝與制度(即文官集團)之間的關(guān)系。正德皇帝跳脫的個性不允許他僅僅作為一個權(quán)力的象征配合制度運行,大學士在政治上的無能導致皇帝和文官集團的對抗狀態(tài),以致政體的癱瘓。
而萬歷皇帝有著和正德相似的個性,他有大展身手復興帝國的愿望,而同時,這與文官們的期望往往相互背離。作為文官之首、皇帝的顧問,大學士的處事手段就顯得極為重要。
張居正對皇帝和文官同時使用霹靂手段,以自己的影響力同時強行驅(qū)策兩方力量,結(jié)果是死后兩方共同進行的反抗。而申時行則是另一個極端,同樣是不偏袒,他想在兩邊都做好人,讓兩方都覺得和自己是一伙的,這樣在解決問題時自己在雙方都有一定的說服力、影響力。
然而對于一般的問題,他可以“處心積慮不動聲色在幕后解決問題”,而且從黃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時行處事心細如發(fā)以及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穩(wěn)定上的優(yōu)越性。但是,一旦面臨立儲這樣關(guān)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權(quán)利的大事上,在兩方都想做好人的結(jié)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
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常聽老師說起《萬歷十五年》,讀完《萬歷十五年》,你會發(fā)現(xiàn)在近代中國發(fā)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中國近代的衰敗與腐朽,懦弱與自大,無疑可以從《萬歷十五年》中品味出來。
萬歷十五年,這一年平淡無奇,和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的一年一樣平淡,但就在這平淡無奇的一年中,發(fā)生了很多細枝末葉的且極容易被忽略的事。這些事,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質(zhì)上卻是發(fā)生大事的癥結(jié)所在,也是將在得以掀起波瀾的機緣。在這一年中發(fā)生的事為將來孕育了禍根。
萬歷皇帝在剛剛9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一成不變的生活,重復的事情,不變的禮儀,令年僅24歲的萬歷皇帝心生厭惡,權(quán)力被束縛,行動言語都受到約束,仿佛一個提線木偶,無法自主。萬歷皇帝的一生處于不斷的被束縛中,萬歷皇帝也想做一個好皇帝,但朝堂上的寸步難行,一成不變的生活令萬歷喪失了信心與激情,到了后期萬歷的做法是無為而治,不在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管理國家事務。在這個國家治理體系中,沒有絕對的權(quán)威,即使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做的。
在多年學習中,我們都接受了這樣的觀念:封建集權(quán)統(tǒng)治在明清空前強化,皇權(quán)至高無上。但是在萬歷皇帝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皇權(quán)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儲這個問題上,萬歷皇帝前前后后奮斗了三十幾年,終也沒有實現(xiàn)立他最寵愛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夢想。
萬歷皇帝是可悲的,他曾竭盡全力想做一個好皇帝,一個好君王,可是文官集團勢力的強大,讓萬歷皇帝寸步難行,作為一個皇帝,他是可悲的,作為一個君王,他是不合格的。在僵硬的體制下,萬歷皇帝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象征,在祭祖大典上作出正確的禮儀與行為,在朝堂上只需要同意文官集團的奏折,在萬歷皇帝的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秦始皇的唯我獨尊,看不到唐太宗的不可一世,皇帝似乎成了一個文官集團為了統(tǒng)治國家而推出的傀儡,寸步難行的萬歷,無法作為的的萬歷。在這段歷史中,我無法說明誰對誰錯,只有一聲嘆息。
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歐洲歷史上,正是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時代;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fā)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jié),但實際上卻是以前發(fā)生大事的癥結(jié),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痹跉v史學家黃仁宇的筆下,我們開始了一場難忘的大歷史之旅……
固步自封的年代,一切試圖革新的傾向,都是不合時宜的,一切企圖在虛偽而又被認為是萬能的道德之外發(fā)展法治的觀點,都是異端邪說。于是改革家空有抱負而鮮有實踐之機,變革在重重困難中或夭折,或走樣;道德純正的人盡管其行為獲得了統(tǒng)治者的贊賞和平民的欽佩,卻難以獲得效仿——無人想去發(fā)揚和繼承其高尚品質(zhì)。對他們來說,陽奉陰違,道貌岸然所帶的,比這虛名要現(xiàn)實和功利的多;真正的時代思想者只能在被打壓中度過一生。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說沒有付諸實踐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術(shù)化或神秘化”。
一個年輕的、曾經(jīng)試圖勵精圖治的君主,在諸多程式阻礙下,只能循規(guī)蹈矩,延續(xù)枯燥。他并不甘心:也許出于負氣,或者是無奈的消極反抗,此后(1587年)很多年,眾臣再也很難輕易見到他出席各種儀式——漫長的怠政在明王朝的歷史軌跡上延續(xù)。從他觀賞中官擲銀取樂表明,“一個喜歡活動的人具備著充沛的精力,但又無法用之于做出積極的創(chuàng)造”。他的壯志,他的宏圖,已是歷史云煙,難以再續(xù)。立,何其難也,而破,也是千難萬難。
“在按著固定節(jié)奏流逝的時光之中,既缺乏動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羨的奇遇?!痹诎惨莸墓饩爸?,守成名正言順的成為單調(diào)生活的旋律。于是,一切變得不那么重要,一切似乎可以無所謂。安逸,足以造就肆無忌憚的不思進取。在平淡無奇的格式生活中,枯燥成為了年輕君王的必修課。他的苦悶,乃是歷史的悲劇。
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的品德可謂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卻鮮有人會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八麄兇蠖嗷钤诠俜降男麄骱推矫竦姆Q贊之中。他們的信條和個性使他們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這就是說,他們雖然被人仰慕,但沒有人按照他們的榜樣辦事”。就如很多人希望別人皆雷鋒,卻很少考慮自己也應該那樣無私。他們只是“可以和舞臺上的英雄人物一樣,在情緒上激動大多數(shù)的觀眾”,卻無法引起公眾行為上的追隨。海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具有強烈的道德和社會責任意識,他的一生體現(xiàn)了一個有道德教養(yǎng)的讀書人服務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精神”。他嚴格要求自己,也同意嚴格要求別人。于是他的所作所為,令各方面感到為難和糾結(jié)。萬歷十五年,歲暮天寒,“海瑞的死訊傳出,無疑使北京負責人事的官員大大的松了一口去,因為他們再也用不著為大眾心目中的英雄——到處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做作安排了”。
人們總是喜歡將自己打扮成道德標桿,高尚莫比,嚴以待人,卻無法嚴以律己,甚至寬以待己;相應的,同時他們也就把自己當作道德監(jiān)督者,實踐總是別人的事,而他們只需對此指手劃腳,品頭論足。因而他們總是正確,別人多少——如果不是總是的話——有錯。明朝歷史上,就有一位這樣的人物——張居正?!皬埾壬孕胁灰?,他滿口節(jié)儉,但事實證明他的私生活極其奢侈”。據(jù)說張居正大人的官轎,32人抬著(按當時禮制皇帝也不過16人規(guī)模),約有50平米,分為會客室和臥室,全套明式家具,還有個獨立衛(wèi)生間。轎四周有圍廊以供觀景怡情。這位節(jié)儉的倡導者,以圣賢自居的張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
在作者看來,“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治,至明代而極,這是一切問題的癥結(jié)”。在人類文明發(fā)展歷程中,道德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它促進人類共同行為準則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它。但是將道德——一成不變的道德準則——作為萬能的手段來調(diào)控社會的一切問題,則是荒繆的異想天開。道德必須被遵守和實踐,乃至被信仰,否則便是虛偽的。然而缺少制度的規(guī)制和約束,在功利主義——毋庸質(zhì)疑,我們大多數(shù)人是這樣的——作用下,道德就很難突破停留在口號和宣傳中的困境,成為難堪的所在。而法治,則彌補了道德的缺陷,從而“使人類的行為服從于規(guī)則之治”(富勒語)。法治應當成為一種公眾信仰。而正如蘇力教授所認為的那樣:“這里所說的信仰并不是一種言詞上的表白,一種決心,而必須是一種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種社會的全民的事業(yè),因此對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個或某些個體的心靈活動,而是整個社會的實踐顯示出的對法律的尊重和倚重?!?/p>
當前,中國正處于法治建設(shè)和社會改革的關(guān)鍵時期,書中對歷史的反思,以古為鑒,今人未嘗不能得到若干啟示,“給中國留下一個天翻地覆、徹底創(chuàng)造歷史的機緣”,創(chuàng)造法治歷史時代的機緣。
大風起于青萍之末!
這本書的網(wǎng)上評價是相當高的,或許由于幾十年國內(nèi)的傳播,其中的一些觀念已經(jīng)間接或直接影響我們,或通過影響相關(guān)史學文章進而潛移默化影響我們。讀的時候,沒有那么強的新穎、覺得與眾不同的觀念。當我看完書,看到后面關(guān)于成書的介紹,我想大概是八十年代時候,書中的那些說法相較于傳統(tǒng)較為突破人們對史學文章的認知。但,今天,可能由于其影響通過我身邊的老師、或讀物直接與間接影響著我,就沒有了眼前一新的感覺,或許這正是其偉大之處吧。我沒有去探查八十年代時候人們的歷史觀念是什么樣的,不能站在那個時代而以今天的視角來評價是不合理的。
作為一本暢銷書,自然可讀性是其第一要素,要兼顧可讀性,自然史學的嚴謹會有所欠缺。但是,wr如果僅僅是枯燥客觀的描寫,又有幾分精神能夠讀下去。文章包含了作者帶感情的理性分析,也給我們開拓了一種眼界,畢竟假如是枯燥的描寫不見得我們就會去思考。作者的大歷史觀,我總結(jié)為分析背后的制度及根生蒂固的道德,而把而人看作在歷史的車輪面前無抵抗之力。對于背后的道德、法律分析是深刻的,我比較認同的。
但是,作者似乎給予了歷史人物更多同情,尤其是萬歷、申時行,這點我是不太茍同的。在書中,他們是制度、根生蒂固儒家的受害者,有種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覺。歷史的興衰更替確具有周期,每個人均會在其中深受影響。但是,我對萬歷的態(tài)度確是批評的。不論這么樣從內(nèi)心去,萬歷是不值得同情的。萬歷的不作為,消極怠工不值得同情。生活中誰不又遭受著痛苦呢?我更喜歡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樂觀、拼搏態(tài)度。對于申時行,作者予以了他那折中調(diào)和、熟悉人性陰陽的贊美,在我看來,身處要職,如不夠強硬,是難以改變現(xiàn)狀而有所進步的。在世上,只有你什么都不做才有可能受到別人的最小非議。既然如此,就應為了正確的事情而不顧他人看法。對于身居要位,處事顯示溫和又為哪般。為人謙恭是應有之義,但做事應有堅定與不讓步的原則、立場。在歷史的進程中,我更喜歡強勢人物張居正。雖然身上有有那些黑暗面,但強勢更能反應一種改變精神。
最后,大風起于青萍之末,人生何嘗不是,看似簡簡單單的萬歷十五年,何嘗又不是我們看似平平淡淡的每一天。幾十年后,我們走到的地方,都映射著我們身上一直以來的影子。正如這個帝國,一直為其固有的道德與法律、文官系統(tǒng)的牽累,終將走向衰落。而,我們身上的懶惰、得過且過,也在不斷的在無意中束縛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