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早就聽說過《活著》這本書,自己卻遲遲沒有刻意的接觸。某天一個下午,隨手一翻,便深深的陷入主人公曲折的命運(yùn)之中。三個小時,我一直攥著手繃緊了神經(jīng),直到書一頁一頁的被翻完。晚上,又把同名電影翻了出來,相比之下,電影顯得太溫柔,張藝謀顯的太溫柔。
死去,其實才是活著的真正名字。
由于賭博,本來錦衣玉食的福貴少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chǎn)。從此福貴就像被命運(yùn)拋棄在某個暗無天日的角落,喘息著痛苦著。有時候,我們彷佛看到了希望。鳳霞結(jié)婚懷了孩子、年少就懂事的有慶是長跑第一名,盡管簡陋但是也有歡快,絲絲的暖意時時沖上心頭。但是命運(yùn)的利劍還是無情的揮向了福貴。福貴無奈的看著自己深愛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我們的心也被一次一次的戳痛。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也是我記憶最深刻的。
我腦海里的有慶是這樣的:炯炯有神的眼睛、短短的頭發(fā)、笑起來有酒窩、總是向著陽光的方向奔跑??吹剿路鹁涂吹搅讼M?。在他看來,生活艱辛沒什么!他熱愛生活就像熱愛他的兩只小羊一樣,單純且美好。終于,有一天,有慶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彷佛有一道曙光射進(jìn)了福貴家,一切都在變好。
突然有慶死了,冤枉而且荒謬。由于有慶血型和臨盆的縣長夫人相同,被抽血過多而死!
噩夢在延續(xù),讀者看到所有的絲絲的溫情和點(diǎn)點(diǎn)的希望,都被一個個悲劇扼殺在了搖籃里。
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冰冷和麻木,只剩福貴平淡的敘說。
我們?yōu)槭裁匆钪?
余華用它的筆桿直戳人性的弱點(diǎn)。福貴為什么不去_?我們有時候會想。在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的悲劇,無奈的看著身邊的人一個一個相繼離去。他不應(yīng)該絕望嗎?他不應(yīng)該對生活失去信心了嗎?他不應(yīng)該很孤單嗎?我想,福貴是絕望、痛苦和孤單。余華偏偏讓福貴活著,這活著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釋然。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jìn)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福貴忍受著,訴說著。我們儼然不能從他平淡的語言里,感受到過去的絕望和痛苦。
最終我們都會明白,不管是你拿到大學(xué)通知書時的喜悅,還是失戀時的傷心,只要活著,時間的力量最終會把他們變成蒼白的結(jié)果。時間總會讓你忘記一些東西,承受一些東西。
《平凡的世界》——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認(rèn)真看的一本小說。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后人的靈魂也許得以凈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xiàn)在的很多想法?!镀椒驳氖澜纭?,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xiàn)代城鄉(xiāng)生活,通過復(fù)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qiáng)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天小霞的出現(xiàn),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diǎn),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于很多人來說,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么認(rèn)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劃到了極致,而且我自己就感覺我就是孫少平身邊的一個人,一個默默關(guān)注它的人。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yuǎn)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yīng)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jī)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yùn)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fēng)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dú)立的人格,盡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dú)。孤獨(dú)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jīng)之路,只要你認(rèn)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對孤獨(dú),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撐點(diǎn)。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yīng)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后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yuǎn)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欲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人,最應(yīng)該有的就是感恩之心,學(xué)會感恩。
《簡愛》這部作品讓我看到了人類之間的感情,有人們追求金錢黑暗,有“灰姑娘”為愛情的奮斗,我更看見了,簡那顆感恩之心。
簡愛的父母早亡,她一直寄居在舅舅家,寄人籬下的環(huán)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進(jìn)孤兒院,遇到了一個可愛的朋友:海倫·彭斯,海倫溫順、聰穎和無比寬容的性格一直影響著簡。愛,使之以后面對種種困難都不再屈服抱怨,懂得了愛和忠誠。
簡愛從令人討厭的學(xué)校畢業(yè),在羅契斯特先生的莊園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負(fù)責(zé)教育羅契斯特先生的女兒,羅徹先生脾氣古怪,經(jīng)過幾次接觸,在此過程中兩人擦出愛的火花。不久,里德太太派人來找簡,說她病危要見簡一面?;氐骄四讣抑校锏绿o她一封信,這封信是三年前簡的叔父寄來的,向她打聽侄女的消息,并把自己的遺產(chǎn)交給簡。里德太太謊稱簡在孤兒院病死了,直到臨終前才良心發(fā)現(xiàn)把真相告訴簡。
在他們舉行婚禮時,梅森闖進(jìn)來指出古堡頂樓小屋里的瘋女人是羅徹司特先生的妻子,簡愛不愿作為情婦,離開了桑恩費(fèi)爾德。
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來到一個偏遠(yuǎn)的地方在牧師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職業(yè)。在牧師向簡愛提出結(jié)婚時,正當(dāng)簡愛猶豫是否與表哥一起離開英國做傳教士的妻子時,羅契斯特的莊園由于瘋妻縱火毀于一旦,他本人也受傷致盲,心靈有所感應(yīng)的簡愛趕回莊園。當(dāng)趕回桑恩費(fèi)爾德時古堡已成廢墟。原來幾個月前,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瘋女人伯莎放火燒毀了整個莊園,羅徹斯特為了救她,被燒瞎了雙眼,孤獨(dú)地生活在幾英里外的一個農(nóng)場里。簡趕到家場,向他吐露自己的愛情,他們終于結(jié)婚了。
兩年之后,治好了羅徹斯特的一只眼睛,他看到了簡為他生的第一個孩子。
人們都瘋狂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她教會所有人用一顆愛的心看待世界,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所有人。
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至死都不能離手。
——題記
翻開第一頁,一幅插圖便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只見一位老人雙手拽著魚線,臉上露出慈祥而又堅定的神情。這正與老人頭上灰色的天空和船下涌動的深藍(lán)色海水形成正比,更加突出了老人面對困難不服輸?shù)挠矟h子精神。這也正是老人兩天兩夜捕到一條長十八尺,重一千五百磅的馬林魚的成功之路。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隨著時間一秒秒流過,書頁一頁頁翻過,我慢慢地沉浸在如同大海波濤般跌蕩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中,老人幽默而又堅定的話語、堅強(qiáng)的性格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頭。雖然前84天一無所獲,但第85天老人還堅持出海打漁,最后終于在深海釣到大魚……未讀的頁數(shù)一點(diǎn)點(diǎn)減少,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著我。
雖然最終老人釣的馬林魚只剩了一副巨大的骨架,但老人勇敢地保護(hù)馬林魚的片段卻吸引了我。我不禁在腦海里勾勒出了一幅幅精彩的畫面:一群鯊魚圍住了老人的船,它們張著血盆大口,瞪著貪婪的小眼睛,一批批地沖上去,朝馬林魚最鮮嫩的地方咬去,老人心如刀絞,拿起刀與它們進(jìn)行了一次殊死拼搏……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情同大海一樣不能平靜,沉醉在了書中緊張而又精彩的情節(jié)中。老人,是堅定的,偉大的。他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正是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需要的精神。
老人那一葉扁舟,滿載著信心,我們的信心在哪里?我們的信心,應(yīng)該在頭腦里——遇到難題,我們用大腦思考,用筆尖演算,征服它;我們的信心在手里,當(dāng)今社會,我們應(yīng)該大膽創(chuàng)新,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不一樣的東西來;我們的信心在心里,一分信心,一分希望,我們應(yīng)該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老人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燃燒著勇氣,我們的勇氣在哪里?我們的勇氣在腳上,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就有勇氣一步一步勇敢地走向未來;我們的勇氣在背上,我們每天背著書包上學(xué)去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并不簡單,但我們背上了它,就得有勇氣向前走,學(xué)習(xí)更多的知識。
老人那一根細(xì)長的釣線,釣出了執(zhí)著,我們的執(zhí)著在哪里?我們的執(zhí)著在腳步中,我們要像老牛一樣,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向前走;我們的執(zhí)著在行動上,我們每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底;我們的執(zhí)著,在心靈深處,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成功。
一根釣線,牽著老人的希望,一條小船,載著老人的精神。老人戰(zhàn)勝了海,創(chuàng)造出了奇跡!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最幸福的事就是站在窗前目送你上大學(xué)。可這事又何嘗不是件最痛苦的事?孩子遠(yuǎn)去,獨(dú)留父母苦苦等你,父母是多么寂寞。
古人云:四十而不惑。我的父母已年過四十,在這個不惑的年紀(jì),他們可能要經(jīng)歷許多的離別,再堅強(qiáng)的心也會有崩塌的一天,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別離,我們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傷心,他們就只有我們了,只有和我們在一起的生活才能慰藉他們的心,才能讓他們的生活重新煥發(fā)光彩。
可我們呢?父母生我,養(yǎng)我,教我許多東西,伴我走過成長的每一步,我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次歡樂,每一次痛苦,都有父母的陪伴,就算沒有,也可與他們分享,得到安慰。我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14歲的我不知曾有多少次。用言語或行動表示我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照顧自己了。卻未曾注意到他們眼中的失落,那種不被人需要的失落。他們本與我同行,我卻在這無盡頭的路上漸行漸遠(yuǎn)。父母總是靜靜等待著花開,可庭前花開卻無人駐足欣賞,我已不在他們身邊。這種結(jié)果,仿佛就在我出生時已經(jīng)注定,注定他們會看著我遠(yuǎn)去,卻無力去追。
龍應(yīng)臺在文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不得不承認(rèn),我的確是這樣。小時候,我會拿著漂亮的發(fā)卡詢問母親,即使在母親給出建議后,我還是猶豫不決;在受到欺負(fù)時,我會去找父親尋求安慰。可我已然不是小時的我,現(xiàn)在的我會自己做出選擇,哪怕這個選擇是錯誤的;別人的欺負(fù)我會自己承受,自己去辯解、反擊,再也不用父親為我抗下所有。不被我需要的他們目送著我獨(dú)自走向光明的那端,自己在黑暗的這端忍受無盡的寂寞,就算是這條路是他們親手為我搭建的。
感謝龍應(yīng)臺的這篇《目送》,我知道了父母從不言說的難處。即使他們?nèi)匀灰次疫h(yuǎn)去,即使是他們親手為我搭建的這條成人路,即使是他們執(zhí)意要承受著這寂寞,可我仍然要希望能在庭前花開之時,有我駐足欣賞,讓他們能在陽光下緩緩微笑,讓他們的生活重?zé)ü獠省?/p>
閱讀了杰克·坎菲爾、馬克·漢森的《心靈雞湯》,我縈繞在腦中印象最深的一個字就是“愛”。書中300多個故事把博大深沉的愛,充滿激情的生活詮釋得淋漓盡致,使讀者會更有信心地追求夢想與憧憬。在面臨挑戰(zhàn)、遭受挫折和感到無望之時,這本書會給以你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際,這本書會給你以慰藉。我深信,這書會深深地影響讀者的生活,只因它藏著理解、智慧、信心、鼓勵、希望,還有愛。
高爾基說過,誰要是不會愛,誰就不能理解生活。而生活卻是貫穿人們生活的一條線,我們庸庸碌碌一輩子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日子好過些,生活能多一點(diǎn)快樂嗎?左拉有這樣一句話,“愛是不會老的,他留著的是永恒的火焰與不滅的光輝,世界的存在,就以它為養(yǎng)料”?!稅鄣牧α俊贰秾W(xué)習(xí)愛你自己》《教養(yǎng)之道》《學(xué)與教》《讓夢想成真》《克服障礙》《處世的智慧》《給為人父母》《死亡與瀕死》《態(tài)度的問題》《活在你的夢中》《從逆境中奮起》,在每一卷中各式各樣的小故事都蘊(yùn)含著深刻的哲理。
書中用這樣的一個小故事,一個流浪老婦人在寒冷的夜晚拒絕了好心人想給食物的幫助,并請求把幫助留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感人吧,在這感人的故事里插入了戴爾·卡耐基的話,“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但是追求幸福之路卻只有一條。簡單地說,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情。幸福與不幸福,并不是由個人財產(chǎn)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職業(yè)的貴賤決定”。愛,是偉大、無價的。愛,是不能隨便、胡亂的放在不應(yīng)該放的地方。從老婦人的角度,我能體會到她的自強(qiáng)不息與寬厚博大的愛,也覺得我們的愛不能濫施與,應(yīng)該先給真正最有需要的人,絕對不能把它放在壞人身上。所以,我對好心人的行為產(chǎn)生很大的認(rèn)同感,但對老婦則是無比的尊敬,讓我想到汪國真先生《愛的詩歌》:愛從上帝而來,愛本來就是上帝……愛是永不止息,愛是心存圣潔……試問這樣的愛又怎會是垂死世界的泥土和白堊呢?相信菲利普的話、相信你自己,你眼神里,心靈的太陽光輝燦爛。
有人說,星星不怕看起來像螢火。同樣地,愛也不怕看起來顯得微小。無論愛的分量是多還是少,它撞擊在人的心中都會產(chǎn)生出巨大的光與石、火與花、味與情。我深信,愛是這天地間永恒的主旋律。為這一主旋律,我們加油。
最近正在看一篇長篇小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雖然暫時只看完《家》這篇,發(fā)現(xiàn)巴金老爺爺對其中的人物刻畫可謂是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讓我銘記于心。深刻的感受到巴金老爺爺不愧為偉大的作家。
現(xiàn)在正在讀第二本,當(dāng)我讀完第一本《家》后,給我的感覺真可謂身臨其境,巴金老爺爺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厭惡與憎恨,痛斥了人與人在交往中黑暗、違心和奉承,通過三兄弟間性格的不同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jìn)行了層層更加深入的分析,真讓人眼前一亮。
在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老三覺慧他是一個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相信舊社會一定會過去,舊制度一定會被舍棄的有志青年,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使他和老大覺新的性格剛好背道而馳,就像兩條平行線不可能有任何交叉點(diǎn)一樣,也就注定著他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老大覺新的性格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懦弱到極點(diǎn)的那種人,在以前就稱他為“無抵抗主義”,也就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導(dǎo)致他身邊最親的人死的死,走的走。
雖然他感到無比的痛苦,但這種痛苦卻并沒有讓他改變自己的性格,只是在思想上有了些許轉(zhuǎn)變,但這種轉(zhuǎn)變并不足以讓他有所行動,他還保留著那分懦弱。而三兄弟中的老二覺民則是站在覺慧那邊,但他并不象覺慧那樣沖動,有著沉穩(wěn)的性格,在必要的時候也回積極主動的爭取幸福,從這點(diǎn)上來說我還是很欣賞他的。
因此在整個大家庭中,只有覺民和覺慧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其他人則全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hù)者,可見覺民、覺慧和這個大家庭的隔閡有多么深,所以覺慧除了恨透了這個舊社會、舊體制外,也恨透了這個只有舊體制和舊制度的大家庭,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以此表明他抵抗這個舊社會的決心。
整本書就是圍繞著覺民、覺慧兩兄弟怎么和那個舊社會、舊制度作斗爭并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整篇文章以“家”為主題貫穿始終,讓人看了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穿越一個世紀(jì),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的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diǎn)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xué)史冊中永遠(yuǎn)閃耀!”
我一直珍藏著這段“感動中國”頒獎詞,覺得既貼切又精辟,懷著近乎崇拜的心情,我讀了巴老的代表作《家》。
本以為讀《家》會有一定的距離感,但當(dāng)我接觸它時,一幅幅畫面在我腦中浮現(xiàn):無數(shù)的可憐的生命為封建禮教做了陪葬品后,終于有一些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吃人的封建禮教終被埋葬!
覺慧是一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他積極參加校聯(lián)合會的反封建活動,猛烈地抨擊封建家庭,他勇敢地、毅然地與丫頭鳴鳳相愛。他在五四沖潮的沖擊下蘇醒,在理想與現(xiàn)實間苦苦掙扎,他有自己的思想,不盲從,敢反抗。在看透了封建禮教吃人的嘴臉,目睹了一具清白的濕淋淋的尸體,得到了一個蒼白的吻后,明白了,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理想,什么是追求。他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自己行為的支配人,他從新書中了解到人人生而平等,社會只有在不斷的改革后才能得到發(fā)展,不去迎合,不去逃避,不怨,不屈,而華考是自己去面對,去反抗,去吶喊才能獲得新生!
而令我猶為心痛的則是覺新的悲劇,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覺新從小在愛的環(huán)境中漸漸地長成……他的腦子里充滿了許多美麗的幻想,如果沒有大的變故,覺新將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理想邁進(jìn)。命運(yùn)偏偏在此時和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他痛失了青梅竹馬的愛人,與一個不相識的女子結(jié)了婚。處在“長房長孫”的他深受舊道德與_的毒害,他的內(nèi)心充滿著不安與矛盾。覺新是真誠的愛著兄妹們,但是新舊潮流的對撞,思想上水火不容。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劊子手,他也愿接受新思想,只是始終奉行“不抵抗主義”,他也有愛,有血有肉,他的內(nèi)心也不斷的激蕩,只是慢慢地擱淺了……
讀《家》,讓我們感受了封建禮教對人的毒害,但也為有著青春的熱情和奮斗、責(zé)任感、使命感的青年所深深感動。《家》中的青年形象對當(dāng)代青年仍有重大意義:無論什么年代,青年就是青年,有理想有報負(fù)有激情才是正常的!而我們,應(yīng)該接下青年們手中高揚(yáng)的火炬,從而讓“家”成為一個真正安定、幸福、和諧的“家”!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巴金老先生寫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長大后閑來無事隨手還會翻翻這本書。
《家》以嫻熟的藝術(shù)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小說中的人物有七十來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_殘忍的假道學(xué)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__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實,《家》一書是寫在中國社會劇烈大變革時期一代青年走過的歷程。覺新、覺民、覺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性格,他們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館中。因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覺慧應(yīng)該是巴金老先生筆下具有一個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個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這個第十版序中這樣寫到:“一個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jìn)來一點(diǎn)新鮮空氣,在那個舊家庭里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氣來了。”覺慧正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有著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反對舊禮教。同時,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終沖出了那個封建禮教的大家庭的束縛,乘著不停東流的綠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書中還有一個特別顯著的氣息:到處閃耀著青春的色彩。這種單純而自然的環(huán)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寫的那樣:“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終記?。呵啻菏敲利惖臇|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p>
巴金老先生筆下的《家》是當(dāng)時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家》的那些子弟們正代表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專橫、衰老、腐朽的統(tǒng)治者高老太爺。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機(jī)構(gòu)中_、貪婪的官員。那些官員仗著自己的官職,隨意支配人,在無形中,人們對他產(chǎn)生了怨恨,對他也產(chǎn)生了無形的威脅。還有像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的貪官,他們運(yùn)用自己的小聰明,毫無顧忌地從公家手中“榨錢”,行賄受賄是樣樣不缺。社會中也有像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克定的青少年,他們整日沉迷于網(wǎng)絡(luò)的虛擬世界,他們由于承受不了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自甘墮落。盡管有如此之多的“烏云”,但它永遠(yuǎn)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輝。
總之,《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nèi)容上,對摧殘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和封建_制度進(jìn)行了憤怒的控訴,對那些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最后作了犧牲品的人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對那些為爭取自由的生活而奮斗的人們進(jìn)行了大力的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yuǎn)都是在進(jìn)步的,并不會因為有什么不進(jìn)步的羈絆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得了時代的潮流。在走過的途中,它會噴發(fā)出應(yīng)由的水花,這就會形成一股股奔騰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勢,向著海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