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征文15篇

| 文麗0

傳統(tǒng)文化是指在長期歷史演變過程中,被廣泛接受并代代相傳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這其中包括了思想、價值觀、習俗、藝術、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內容。以下是傳統(tǒng)文化征文15篇。

傳統(tǒng)文化征文15篇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

潮州,是我的家鄉(xiāng),在這個人才輩出、美麗富饒的地方,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傳統(tǒng)文化,那,就是潮州的功夫茶。潮州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是一種在潮州抬頭不見低頭見、十分平常的民俗。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嘗過功夫茶了。宋代詩人蘇轍曾經有一句詩:“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币馑际钦f:功夫茶的茶品質非常好,達到了天下的至高點了,侍弄這樣的好茶,身體從不知疲倦。在潮州,不論嘉會盛宴,或是閑處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擔側攤前,只要是有空閑時間,潮州人就會端上茶幾,擺上已洗好的茶壺、茶杯,抓一把潮州功夫茶葉,往茶壺里沖熱騰騰的白開水,水滿壺口為止,再刮去壺口的泡沫,再把壺中的水倒掉,然后再沖一次,蓋上蓋子,不一會兒,功夫茶的清香味就會開始四溢出來。這時的潮州人就會拿起“壺耳”,把壺中的工夫茶倒入幾個小小的茶杯中。經過再三禮讓,端起杯,一聞其香,二觀其色,三再慢斟細呷。色香入腦,不由讓人精神抖擻,有時細細斟呷還能品嘗出人生先清苦后甘潤的韻味來。真可謂是“優(yōu)哉游哉”??!

綜觀各地的名茶,其中,潮州工夫茶為最為精致、最為著名,為什么呢?因為各地的飲茶方法有很多不足之處,而這些不足,一般都能在潮州工夫茶藝中得到補償。潮州人飲工夫茶時,真可謂是“乘熱連飲”:一系列的燙罐淋杯、罐外追熱、高沖低斟的程式,能有效地減少泡、斟過程中熱量的散失;而別處的工夫茶雖然也散發(fā)出清香,但是,先一口、后一口的冷熱不均,使品嘗者感到十分反感,而潮州的工夫茶卻恰恰相反,它“乘熱連飲”的特點使品嘗者回味無窮。

其實有時候,工夫茶不是專為解渴的。它是一種合乎道德、科學和藝術的真善美的高級享受。工夫茶座洋溢著祥和的氣氛,共飲的人相敬相愛。茶具雅潔,沖沏精美,詩情畫意,開通思路,可以說是人間極樂。功夫茶既是可登大雅之堂的飲茶藝術,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賞,大雅而大俗,這正是它的魅力與生命力之所在。人們從它身上既可尋求理趣,更可得到愉悅與怡樂。

潮州工夫茶,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征。如果說,“和與思”是功夫茶的總體精神的話,那么,“精”字,就是功夫茶的本色,而“潔”字,便是功夫茶的靈魂。關于潮州的工夫茶,是永遠也說不完的,因為,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潮州功夫茶的影子……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2

傳統(tǒng)文化是每個國家獨有的文化,是祖先在漫長時間里的積累,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全球性的商業(yè)化,所有一切都逐漸改變著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祖輩留傳下來的精華正在慢慢的消失。

首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繼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現(xiàn)在隨著西方各種節(jié)日的攻陷,傳統(tǒng)節(jié)日卻被漸漸淡化了,鮮少有人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像端午節(jié)賽龍舟吃棕子、重陽節(jié)插茱萸、中秋節(jié)時賞月亮、臘八節(jié)時喝臘八粥等等。只有老一輩的人才能記得,總是遵循留傳下來的傳統(tǒng),過好每一個自己的節(jié)日。而一些年青人年少輕狂,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可是一到洋人的節(jié)日就大肆鋪張、大辦特辦,好像他才是外國人。他們總是熱火朝天地慶祝西方節(jié)日,我好想問問他們:中國人的節(jié)日呢?習俗呢?傳統(tǒng)呢?早就被拋之腦后,飛到九宵云外去了……

其次就是傳統(tǒng)歌舞。扭秧歌是很經典的例子,老人們在公園里賣力地扭著,年輕人卻帶著諷剌之心在嘲笑,他們喜歡的是西方的街舞、交誼舞等,這些更受他們的捧場,好像跳扭秧歌是奇恥大辱似的。再看看京劇,它有濃厚的歷史、精彩的對白,這可是老一輩人的最愛?。∈俏覀兊膰獍?!可是現(xiàn)在有幾個人能看得懂,哪怕坐下來靜靜的觀看10分鐘都難呢!

還有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的皮影戲、中國獨特的糖人、歷史悠久的活化石梨園、傳統(tǒng)的書法繪畫等都受到嚴重的沖擊。傳統(tǒng)思想遭人嫌棄,這種種現(xiàn)象叫人擔憂?。】粗鼈兟叵?,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依然熱情的迎接外來文化,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中華文明早晚不復存在。

該如何保護它???要從小培養(yǎng)對它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喜歡,有了喜歡才會關注,有了關注就不會消失。慢慢的越來越多人關注,就會有人去繼承發(fā)揚,隊伍會越來越壯大。國家也要不斷的參與進來帶頭作用,給人舞臺展示、鼓勵大家積極,把傳統(tǒng)發(fā)揚到國外,讓世界為我中華而激情萬丈,,讓外國人為我們的傳統(tǒng)而折服迷戀。每個人都有義務,在任何場合下都要宣傳文化,每個人都是代表大使,做到全民都行動起來,讓這種信念,深入人心。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保護它,每個人都要貢獻出自已的力量,使其重新發(fā)出奪目的光芒。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3

刀剪劍、傘、扇屬于人類文明的物質文化,是人類為了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增加行為能力,提高生活質量而發(fā)明的。它們不僅具有可供欣賞的物質外觀,也在長期的制造和使用過程中逐漸積累著

2月4日,我和媽媽一起去參觀了刀剪劍博物館。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由得發(fā)出一聲聲驚嘆。原來,我們平時用的剪刀中有那么多學問,如:全手工制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借助小錘、拋光、砂輪等小型工具進行半機械化制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爐子上加熱,然后不停地錘打,使鋼和鐵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個大小一致的剪刀片。這個工序比較難,如果沒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斷鋼,做成的剪刀片上會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斷了。此外,制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純鋼尖,沒有韌性,剪到硬一點的東西就會斷。

在那里我還見到了奇形怪狀的剪刀,有的只有半邊;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參觀完了,我覺得作為一個中華兒女,真是一種榮幸,我為祖國驕傲!

這是一幅剪紙:一個女孩坐在一張桌子旁聚精會神地看書,她的臉上充滿笑容。關于這幅剪紙,好像還有這樣一個的故事:蘭蘭上一年級了,可她的成績總是倒數(shù)一二名,因此,她的家人都很擔憂。一天,蘭蘭又要出去玩了。剛要出門,就聽到“刷刷”的聲音。她回頭一看,看見奶奶正在那里做什么就湊了上去,看見奶奶正在剪紙。奶奶剪完以后,她好奇地問奶奶:“奶奶,你剪的是什么東東呀?”奶奶說:“還不是因為你這小丫頭。”見蘭蘭不明白,奶奶又剪出一幅:一個小丫頭丟一堆作業(yè)在一邊,上面的沒有一道題是完成的,可他自己卻跑出去玩去了“看明白了嗎?”奶奶又問。蘭蘭點點頭,不懂裝懂?!罢缢自捤f:‘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你努力學習,成績自然提高了?!蹦棠桃馕渡铋L地說。從蘭蘭每天都刻苦學習。經過努力,她的成績提升了,在班里名列前茅?!爸灰Ψ蛏睿F杵磨成針。”奶奶的這句話總是回響在她的耳邊。

今天,我跟著爸爸和媽媽,來到奶奶家吃年夜飯。我們到時,里面已經有很多人了,有:大姐姐(注明:不是我親姐姐)、二姨婆、二姨公、三姨婆……

馬上要吃年夜飯了,我心里有點兒緊張,心里想:會不會出什么意外?算了,別想了,應該不會有什么事的。我往桌子上一看,??!好多菜?。《际俏液推渌讼矚g吃的菜呢?。ㄒ驗橛行┮话阈圆粫裕╅_始吃了,我左看右看,都是我喜歡吃的菜,先吃哪個呢?我突然看見了一盤蝦,就夾起來一個,剝去外殼,嘗了嘗,哇,好好吃?。∥矣謬L了嘗其他的菜,每一個都贊不絕口。終于等到最后一個菜,好吃的:胡椒牛肉條“上場啦,我剛看見就一下夾了好幾個,(大約5個吧,我喜歡吃嘛)嘗了一嘗,真好吃??!香辣的胡椒在配上嫩嫩的牛肉條,真回味無窮。吃完年夜飯后,我們又吃瓜子,講故事……

這次的`年夜飯真好吃,同時,我們也非??鞓?。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4

今天是清明節(jié),也是掃墓的日子。

早上,我們吃過早飯,便驅車去老家——張?zhí)飿菕吣埂?/p>

一進村,我向兩邊一看,家家戶戶都是四合院,和古代的房子一樣,也是黑色的房頂。

三爺拿著鐵鍬,和我們一起向墓地走去。道路越來越窄,最后變成羊腸小道,走不好就會掉到溝里。路不但窄,而且還十分陡峭,這時,我才嘗到紅軍長征的滋味。

來到墓地,四周是一望無際的麥苗,麥苗中間還夾著菠菜和萵筍。三爺用鐵鍬把墓地周圍的雜草一點一點地挖掉。爸爸說:“這叫除草。”我和爺爺把金元寶和銀元寶放在祖先張增軒的墓前,又解開錢紙,也放了上去。爺爺用打火機點燃了,然后我們一起跪在地上說:“過節(jié)了,放心花吧!”三爺也點燃了紙錢,跪在地上說:“有金元寶,還有銀元寶,盡情的花吧!”這時,我看見另外一個墓邊放著一個酒瓶。我感到很奇怪,于是就問爸爸,爸爸說:“因為他生前愛喝酒,所以死后家人才放了一個酒瓶,讓他永遠都有酒喝?!毕挛?,我們回到了家里。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第一次隨爺爺回老家掃墓,真是受益匪淺。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5

我國有許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我認為舞獅最值得一提了。

舞獅由彩布條制成。總共是兩人來舞那頭“獅子”,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舞獅特別適合在隆重的大節(jié)日里表演。

有一次春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舞獅表演,那場面真是壯觀??!那頭獅子上竄下跳的,一開始,大家還有點害怕,后來大家就笑得前仰后合了。突然,“獅子”跳到了一根柱子(跟晾衣桿差不多細,差不多長)上,開始表演起雜技來,然后,它又蹦到了四根柱子上,頭開始搖來搖去,腳也開始跳來跳去,我那時心里很害怕,忙對媽媽喊:“媽媽,咱們去另一個地方吧!這個節(jié)目太恐怖了!”媽媽笑著說:“沒事的,待會兒你就不會害怕了!”所以,我繼續(xù)看了下去,后來我覺得舞獅其實也挺好玩,挺威武的。

舞獅真是一種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真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6

我們古老的中國,歷史悠久,我們的人民是龍的傳人,所以龍是中華的象征,舞龍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舞龍是一種喜慶的節(jié)目,我們家鄉(xiāng),每當春節(jié)或家有喜事,都要有舞龍表演來慶祝一番。

大年初二的早上,小區(qū)門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我透過窗戶向外看,小區(qū)廣場上,大路邊,樓道旁,站滿了老人、孩子…………個個歡聲笑語。

我擠進人群仔細看,小區(qū)門口寬闊的廣場上,一條龍精彩地舞動著,那條龍渾身是金黃與銀白交錯,閃閃發(fā)光。舞龍的身穿紅色衣服,頭裹紅色頭巾,顯得很有精神。

最精彩的是舞龍了,一顆龍珠上下舞動,這條龍自然地擺開陣勢,只見這條龍跟著龍珠,時而上,時而下,時而下,時而左,時而右,時而前,時而后。有時撲,有時跳,有時沖高,有時臥倒。第一個舞龍人跟著龍珠跑,后面的舞龍人舉著龍身隨龍頭纏繞舞動,龍尾隨龍身擺動。歡快極了。

掌聲,歡呼聲,聲聲鼓勁,連煙火也似乎為他們大氣。舞龍的人們更歡快樂,那條龍擺出各種姿勢,分分合合,卻一點也不會打結,我真佩服他們搞超的技藝。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7

中國傳統(tǒng)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集成部分,它與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著密切關系。歷來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

在夏天,熱了就打開空調、吹風扇。使我想起了一年夏天,在參觀故宮時滿頭大汗。我的心中產生了疑問,故宮中生活的皇帝和皇后怎么乘涼呢?

在“宮中好乘涼”的活動中,故宮老師為我們解答了一下。原來故宮四周有護城河,圍繞著故宮四周。在古代他們會把窗戶打開,讓風吹進來叫做支窗,他們也會穿涼快的衣服,喝茶解暑……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使用扇子扇風,有中國人發(fā)明的圓扇和團扇。也有古代少見的折扇,為什么在古代時期折扇很少呢?因為折扇是日本人發(fā)明的,起初先傳到朝鮮,再傳到中國。

說了這么多,終于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一起在圓扇上畫蘭花。大家畫的蘭花顏色各不同,有的畫藍色的、有的畫紅色的、而我我畫的是粉色的花瓣,剛開始大家都在報紙上練習畫蘭花,練好畫蘭花后,大家都開始在自己的扇子上畫蘭花。

手里拿著自己親自制作的扇子扇風,感覺好涼快!仿佛回到了古代,體會到了古代人在宮中乘涼好方法,扇子代表著古代的歷史而且環(huán)?!?/p>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8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猶如一條大河,源遠流長。里面有:中國結,雕刻,臉譜......其中讓我最喜歡的是春聯(lián)。

在春節(jié)來臨,千家萬戶寫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寫春聯(lián)的時候可以用金色或黑色的毛筆來寫春聯(lián)。春聯(lián)的長度約95厘米,寬約12-20厘米。春聯(lián)有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兩條對聯(lián),第二部分是有橫幅組成。下面我為大家講一個春聯(lián)的故事吧。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早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傷害了人,兩個神人就把他們捆起來,送去喂虎。鬼魂們都怕兩個神人。于是人們刻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避邪。后來人們刻上他們的名字,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結果同樣避邪。終于人們在紅紙上寫對聯(lián)。然后成了春聯(lián)。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很多我都喜歡,智慧和才干的人們我更喜歡。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9

寒假里的一天,我們飛揚七色花紅領巾假日小隊的伙伴們,一起來到綠博園少年宮做燈籠。

在手工室里,老師先向我們展示了今天要做的燈籠的樣子,并一一介紹了做燈籠的各種材料,同時教會我們用膠槍的方法,然后便讓我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做一款獨一無二的燈籠。

我先把燈籠的架子搭好,這樣燈籠的外型就確定了,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燈籠。我取了四張紅紙準備貼上去,但想想,我總該把我的燈籠裝飾漂亮一點吧??吹阶筮叺耐瑢W在畫“福”,右邊的同學在畫小豬,我想了想,我就寫三首小詩吧。說干就干,我把《元日》、《江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三首詩寫在了三張紙上,并在最后的那張紙上畫了個獅頭大銅門,寫上“開門大吉”。貼好后,我又系上繩子,下面掛上紅毛線做成的長須吊墜,提起一看,這個燈籠美極啦。我高興地大喊一聲:“大功告成!”攝影師趕緊走到我面前,說:“來,小朋友把燈籠帶上,我給你來個特寫!”我舉著燈籠,擺好姿勢,咔嚓一聲,我和我燈籠的合影定格啦!

通過做燈籠的活動,我感受到了做燈籠的樂趣,深深感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0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春節(jié)放鞭炮,清明節(jié)掃墓,元宵節(jié)看花燈,做陶泥和泥塑,剪紙和貼窗花,寫春聯(lián)……但我最喜歡的是皮影戲了。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它始于戰(zhàn)國,興于漢朝,盛于宋代,到現(xiàn)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我之所以喜歡皮影戲是因為它雖然只需要一個人操作,但是要做好這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的技術,是要下很大功夫的,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呀!

皮影戲的顏色絢麗多彩!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有黑的……它被分為皮影人物和動物,動物更是活靈活現(xiàn)呢!有栩栩如生的大公雞,逼真的站在世界的東方;有兇猛的“森林之王”,一吼震天響;有威武的神龍,騰云駕霧……

去年元宵節(jié),我看了一場《武松打虎》。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武松碰上了一只老虎,但他卻不畏懼,反而打了起來的情節(jié)。演得十分精彩,看的我目瞪口呆,心想:“這些操作者不但唱得好,而且都那么能干,各個都要文武雙全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真是博大精深?。?/p>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像一個巨大的寶藏,有中國書法,篆刻,皮影和武術

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是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漢字的發(fā)展經歷了甲骨文、銘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過程。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很多偉大的書法家,包括顏真卿、劉公權、蘇東坡、米芾、懷素、張旭。王羲之是中國最偉大的書法家之一,被稱為書法家。他的行書《蘭亭序》是世界上第一個行書。

我練習書法已經七年多了。剛開始寫的時候,手里的毛筆不聽話,手一直抖,字跡歪歪扭扭的,很難看。從那以后,每天都練習寫作,當他寫得更多時,他就不再發(fā)抖了。到現(xiàn)在,我已經可以在不同的場合即興發(fā)揮,寫字潑墨了。現(xiàn)在這里的感覺很棒。反過來說還是古人常說的!

寫完一部書法作品,可以坐下來品品,說說哪里好,哪里略顯欠缺,提醒自己每次都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多練幾次不是更好嗎?況且古人說,一本書讀一百遍,其義不言而喻。

我在書法方面學到了很多,這讓我受益匪淺。但這只是開始。書法所蘊含的哲理我學不完。我想繼續(xù)努力,在書法的世界里,在中國廣闊的文明里學習探索。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2

咱們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傳統(tǒng)文化——剪紙啦!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著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只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后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你看了準會說很好看,因為這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最后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么樣,咱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3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猶如一個巨大的籃子,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文化,比如:對聯(lián),中國結,古錢幣……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泥人面塑——淮陽泥泥狗。

我的泥泥狗是我叔叔送我的。它是用黑色打底;兩只耳朵中間是大紅色,用白色細條圍著;頭的正上方還有一個類似角的形狀;眼睛大大的,上面有一道綠色的彎線,下面也有一條黃色的彎線;鼻子像個豬鼻子;身上是用白色的細長條裝飾??瓷先ズ艹?,但是丑的可愛。

說起泥泥狗,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傳說伏羲和女媧造人時,用剩下的泥土捏成了小雞小狗向人間潑灑。而泥泥狗是伏羲、女媧看守陵園的“神狗”。關于泥泥狗是神狗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有一年淮陽大旱,人們愁眉苦臉。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風大作,烏云密布,一眨眼的時間便下起了瓢潑大雨,人們都被雷聲驚醒了,從門縫和窗戶向外看,只見地里黑乎乎的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見它們在地里走來走去,仔細一瞧,全明白了,原來都在犁地。第二天,人們跑到地里一看,地全被犁過了。人們歡呼雀躍,紛紛到太昊陵敬香,從此泥泥狗就受人尊敬和愛戴。

淮陽“泥泥狗”藝術的存在,實質是一種原始藝術的延續(xù)和拓展?;搓枴澳嗄喙贰北环Q為人類文明活化石。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4

中國有四大發(fā)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其中,火藥是我最喜愛的發(fā)明。為什么呢?因為每當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增添節(jié)日氣氛,而鞭炮則是火藥做成的。

火藥,是在適當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迅速而有規(guī)律燃燒,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火藥主要廣泛用于軍事上、以及生活上。軍事上:槍彈、炮彈的發(fā)射藥……生活上:鞭炮、火柴……我仔細查過資料,原來火藥是唐朝煉丹家在煉丹的時候發(fā)明的。

火藥包含:銷石、硫磺、木炭和其它物質?;鹚幵缙谥饕糜谘莩觯ū獭⑼禄?、幻術等)。唐哀帝時曾用火藥功打城門并燒毀了城墻,這是用火藥攻城的最早記載。

在宋朝的時候,由于戰(zhàn)爭不斷,火藥武器需求增加,因此出現(xiàn)了世界最早的噴火器。明朝的時候發(fā)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多發(fā)齊射火箭——“一窩蜂”和世界最早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世界最早多火藥筒并聯(lián)火箭—“神火飛鴉”。

火藥在現(xiàn)代主要用于火箭、原子彈、炮彈、槍彈。但我不喜歡戰(zhàn)爭,我只想把火藥用于宇宙飛船上天、慶祝節(jié)日的歡樂鞭炮、用于炸山開路……

傳統(tǒng)文化征文篇15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話說漢武帝的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漢武帝日夜思念,終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外出,見一孩子手拿玩偶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生一計,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腳處裝上木桿,入夜為方帷,張燈燭,恭請皇帝坐帳中觀看。武帝看罷龍顏大悅,就此愛不釋手。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皮影戲,是我們祖國最早的電影,就是用皮革來做成人模型,再雕刻出精美的圖案。最后涂上顏色,加上關節(jié),用燈光照射在自己白色幕布后面投影而成的。

皮影戲的主要人物多半是用暖色來涂的。上臺表演的人需要握著十幾條木條,每條木條都連著一個關節(jié)。操作的人只要把木條移來移去,就可以讓人物動起來了。

不僅中國人愛玩皮影戲,外國人也被它的魅力折服!在我看來,那些喜愛皮影戲的外國人是一個小小“影迷”,每當我們看到外國人造出來的模樣滑稽、花紋精美的道具時,就會哈哈大笑。

怎么樣,皮影戲你們喜歡不?

4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