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 HT1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狼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

2.學會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誦讀,從人們隨意殺狼護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的事實中,悟出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一起唱著《大風車》這首歌到凱巴伯森林中去游玩一翻,好嗎?

小朋友,《大風車》將開到凱巴伯森林中去,你們想不想到那兒去一飽眼福,看看美麗的大森林?

2.小朋友,睜開眼吧,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凱巴伯森林,仔細的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投影1 森林鹿小鳥)(要求用一段完整的話說出來)

小朋友們,我們做游戲時是那樣的開心,無憂無慮,可這些鹿為什么一邊做著游戲,一邊東張西望,還向后看呢?它們怕什么呀?(生答)

在小朋友的心目中,狼是什么形象?狼和鹿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狼是不是見到鹿就吃?它會挑什么樣的鹿來吃?能用“但是或可是”把這兩段話連起來說一說嗎?

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們,你們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目睹那一劫難的小鹿,你會想些什么?

3.過渡:看來,小朋友們都希望把狼消滅掉,讓美麗可愛的小鹿生活下去,凱巴伯森林周圍的人們也恨透了狼,于是,獵人們一起背起了槍,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大家看看狼怎么樣了。

狼在死之前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進行說話練習和想像訓(xùn)練)

好,小朋友們說得都不錯,現(xiàn)在鹿已經(jīng)過上了自由的生活,老師想問問小朋友,沒有天敵的鹿在森林里生兒育女,于是鹿越來越多,而森林是不會變大的,糧食來自樹木,它們會怎么辦?森林會變成什么樣?不如我們再回去看一下

4.投影3 (森林鹿小鳥)你們看到了什么

投影填空 ( )的鹿在林間( )

( )的小鳥在( )

鹿為什么會無精打采的?小朋友,你來猜猜看有哪些原因?(饑餓、生病)

鹿餓了,干嗎不去找吃的?這么多的鹿怎么會一下子生病了呢?

5.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嗎?(森林狼鹿)

通過這件事,我們能不能把狼消滅掉?為什么?(師小結(jié))

6.小朋友,讓我們走出森林,回到課堂,把我們看到的情景編成故事講給森林外面的人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

7.剛才兩位小朋友都講得不錯,以下面我們請幾個小朋友把剛才的故事表演出來嗎?老師這兒有頭飾,誰有信心上來試一試,請下面的小朋友配合一下。

8.演得很好,老師把這些頭飾獎給你們,下面再請你們說一說,聽了故事看了小品,你們明白了什么?

9.今天,我們兩次來到了凱巴伯森林,在被毀的森林里我們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生存都有它的用處,不應(yīng)該隨便消滅它,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天著風車走出森林,回家吧,回家后,請小朋友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好嗎?

狼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狼》教學設(shè)計10。

(2)積累文言詞匯:止、敵、顧、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節(jié)結(jié)構(gòu),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4)揣摩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學習在敘事基礎(chǔ)上發(fā)表議論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氛圍中進入課文。

(2)通過討論探究,自己解決生難字詞,自己感悟課文,教師適時點撥。

(3)通過學生表演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屠戶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過程。

(2)學會勇敢機智地與邪惡勢力作斗爭。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詞匯,理解文意,體會道理。

難點:怎樣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課型及課時:

閱讀探究型 一課時,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狼》教學設(shè)計10》。

四、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做好充分預(yù)習:讀準字音,讀順句讀,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回憶鞏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情境,導(dǎo)入新課。

由學生說帶“狼”字的成語。然后談起狼的本性順勢導(dǎo)入。

(二)回憶鞏固作者。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代表作《聊齋志異》“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 異的故事。

(三)檢查預(yù)習

1、檢查朗讀情況: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句讀)

2、檢查字詞句疏通情況:(以考查的形式進行)

3、讓學生口譯進一步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小組解決或向老師提出)

(四)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敘述怎樣的一個故事,并能說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矛盾雙方、故事的開端。(準備搶答)

2、理清情節(jié)

(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五)變換角度,讀評故事。

1、揣摩屠夫當時的心理和狼當時的心態(tài)。

屠夫天晚回家,從遇狼到最后把狼殺掉,他當時心理是如何變化的,而狼當時的心態(tài)又是如何?請同學們展開豐富想象,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選角色(四人小組,其中一人用客觀敘述的語氣旁白屠夫的行動)作形象表演。

【老師提示】

要扣住幾個主要情節(jié):

屠夫:遇狼——懼狼

狼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理解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目標1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導(dǎo)入

老師講述另一則狼的故事,(見課后)讓學生對比,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教師過度:這則故事與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狼具有相似處,狼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本性,這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詳細分析

三、分析課文

1.獨立思考: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的故事情節(jié),歸納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問后交流評價歸納:

(l)開端:遇狼。 (2)發(fā)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結(jié)局:殺狼。

2.獨立思考: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問后歸納:

(1)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2)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討論: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并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進行分析

交流后歸納:

(l)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大窘——骨盡狼仍從。/恐——前后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一開始,屠戶采用“投骨”之法,試圖擺脫狼的跟從,說明他對狼的貪婪兇惡的本性缺乏認識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協(xié)退讓,結(jié)果失敗。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兩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敵”。發(fā)現(xiàn)麥場積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搶占有利地形保護自己。后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他警惕性高,又轉(zhuǎn)視積薪后,殺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這才悟出狼的狡詐陰險。

(2)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fù)投之”寫屠戶試圖投骨避狼,結(jié)果無效。

狼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和兔子的不同表現(xiàn)及各自的結(jié)局。

過程與方法: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理解、朗讀、感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體會兔子的隨機應(yīng)變與自強努力,以及狼的癡心妄想與不作努力。

2、引導(dǎo)學生明白:自強努力可以改變命運。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兔子和狼的不同表現(xiàn)

2、體會兔子隨機應(yīng)變,自強不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

1、如果一只狼碰見一只兔子,會發(fā)生什么事?如果讓一保狼和一只兔子天天面對面,但暫時狼又吃不著兔子,你說狼和兔子又會有什么表現(xiàn)?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guān)于狼和兔子的故事。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文,畫出生字新詞。

2、出示本文生字詞,指名認讀。

3、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4、討論、交流:這些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要注意什么?

5、齊讀詞語。

6、分段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學習課文1—5自然段,了解兔子和狼的不同表現(xiàn)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同桌合作,完成自學表格,了解狼與兔子的不同表現(xiàn)。

3、指名逐行反饋表格中的內(nèi)容,評議。

4、結(jié)合反饋,指導(dǎo)朗讀。

5、引導(dǎo)學生體會:

(1)小兔子的隨機應(yīng)變,積極動腦。(抓住關(guān)鍵句子)

(2)小兔子的自強努力,堅持不懈。(抓關(guān)鍵詞句)

6、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四、總結(jié)

1、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兔子?

2、.總結(jié):兔子時刻做好準備迎接狼的入侵,但結(jié)果如何,我們等下節(jié)課再來了解。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出示本文生字,開火車認讀并組詞。

2、說說:為了迎接狼的入侵,兔子做了哪些準備?

3、學生齊讀課文1—5自然段。

4、導(dǎo)言:狼在對面山頭上,年頭兔子做好準備對付它,狼子野心的心情如何,又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

二、學習課文6—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結(jié)果

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

2、說說:一段時間之后,狼和兔子各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變化?

(1)學生自由發(fā)言,評議。

(2)教師引導(dǎo)體會狼的氣急敗壞卻不作別的努力,而兔子卻堅持不懈,做好對付狼的準備。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第六自然段。

4、狼是多么想到南山吃兔子啊,終于有一天,它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但它卻再也吃不了兔子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5、學生自由讀第七、八自然段。

6、說說:狼是怎么來到南山的?

7、想想:如果狼摔下來沒有死,還是好端端的,兔子會怕狼嗎?為什么?

體會:兔子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鍛煉出強壯的體魄,狼不再是它的對手了,另外,兔子還因為自己粗壯的身體躲過了老鷹的襲擊。

三、總結(jié)全文,想象感情

1、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當兔子看到狼死后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感悟: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啟發(fā)?

狼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情節(jié)中感知樂曲的ABC結(jié)構(gòu)。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據(jù)不同音色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一段、PPT課件、老狼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進場:師生共同回憶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玩法入場。

二、初步感知音樂:

1、以簡單的故事引入師:"剛才我們在外面玩了一個什么游戲?"你們想玩得更開心些嗎?

"今天老師把這個游戲藏在一段好聽的音樂中,請你從音樂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樂里的這個游戲,小羊在天黑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ǖ谝槐椋?/p>

2、出示圖譜,感知音樂師:"你們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了嗎?我看見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現(xiàn)出來了,張老師也找出來了,而且我還把它畫了出來。"

三、理解樂曲結(jié)構(gòu)

1、教師根據(jù)音樂幫助幼兒分析樂曲結(jié)構(gòu)師:"請你告訴我,我畫出來的這個游戲什么顏色是老狼,什么顏色是小羊?"

2、師:"你們說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看著上面的游戲圖來聽聽音樂好嗎?"請大家跟著老師手中的小紅點點來一起聽哦。(第二遍)(邊放音樂教師邊做動作)

3、師:"這下聽出來老狼和小羊了嗎???"小結(jié):原來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戲圖譜分析角色:

1、師:"小羊的音樂聽起來讓你感覺怎么樣?"(歡快)老狼的音樂聽起來讓你感覺怎樣?(兇猛、嚇人)

2、聽音樂看著游戲圖譜加上你的動作一起來玩一玩。(第三遍)(師幼一起做動作)

3、分角色感知音樂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進行游戲。

師:"這次我們用口型和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不發(fā)出聲音哦。"聽清楚什么地方師小羊,什么地方師老狼?(第四遍)(師幼無聲表演,感受兩種不同音樂)

五、聽音樂和老師一起玩游戲。

1、老師當狼,幼兒坐在椅子上做造型進行游戲。(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們做游戲,不被老狼發(fā)現(xiàn)(提示小羊不亂動,不讓老狼發(fā)現(xiàn))老狼轉(zhuǎn)身的時候小羊要變成木頭人哦,不被老狼發(fā)現(xiàn)。

2、幼兒從椅子過度到游走做造型動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獨特的幼兒--鼓勵幼兒變成不同的造型

3、幼兒分角色進行游戲:

第一次:教師當老狼,孩子們當小羊(面朝聽課老師們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請部分孩子當老狼,部分孩子當小羊,小羊進行游走,當聽到老狼的音樂時,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沒有及時停下造型的將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兒兩兩結(jié)合進行分角色游戲:

當老狼說暈了暈了的時候,兩兩相抱的小羊不會被老狼抓走。(第七遍)兩名幼兒結(jié)合商量好角色,進行游戲,最后老狼被打暈在地上,幼兒互換角色進行游戲。提醒幼兒聽清楚音樂,并根據(jù)音樂做出相應(yīng)的角色動作。

狼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七年級下第30課狼教案設(shè)計(新課標)。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jié)構(gòu)。

3.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shè)想:

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知識引路。教師要清醒地認識文言文閱讀的一般規(guī)律,從整體到局部,從熟讀到理解,從語言形式到思想內(nèi)容,一步一步地引導(dǎo)學生自己進入學習的領(lǐng)域,從自己的學習實踐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較短,內(nèi)容并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yīng)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huán)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為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為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dǎo)、點撥的地位。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詞。

3.復(fù)述故事大意。

教學過程:

1.知識導(dǎo)入。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xiàn)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由于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nèi)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于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這兩點又以語言障礙為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xiàn)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開始時參看注解,會認會讀;然后就要朗讀,讀得瑯瑯上口、滾瓜爛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安排教學活動。

2.關(guān)于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guān)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

①出處。本文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xiāng)設(shè)館教書,創(chuàng)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③《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shù)成就很高,具有現(xiàn)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很多篇目已改編成電影電視,為大家所熟悉。

這一部分主要由教師講授。

3.認讀課文。

(1)教師布置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參看注解,劃出生字生詞;試通文句,弄清內(nèi)容大意;

小聲默讀一遍。

(2)學生發(fā)問。

除注解以外,文中還有不懂的字詞,要求學生當場發(fā)問,教師當堂解決。

4.朗讀課文。

第一遍:要求讀音準確。

第二遍:要求大體順暢。

第三遍:要求讀出語氣。

每一遍,教師均有講評。

5.默讀課文,準備復(fù)述。

教師給三五分鐘讓學生再默讀識記,要求能大體復(fù)述故事情節(jié)。

6.復(fù)述課文。

找三個學生復(fù)述,每一次復(fù)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作出講評。

第一次,找中間程度的學生,讓他看著課文復(fù)述,實際上是對著課文口頭翻譯,大體譯對即可。

第二次,找中間偏上學生,要求對著課文較為準確地翻譯。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學生,背著課文復(fù)述,要求不遺漏主要情節(jié)。

7.掌握生字詞。

在這三次復(fù)述過程中,其他學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義的字詞。教師隨訂正隨理出掌握的主要詞語。

擬挑出常用的、比較容易掌握的單音詞,隨講隨寫黑板,讓學生筆記,以便復(fù)習掌握。

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qū);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止:有兩講——

上述的生字生詞要入文作出準確解釋,可讓學生當堂翻譯原句,不要只是單個記詞義。

另有兩個詞用的是引申義,書上有注釋,教師可略加提示,學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這兩個詞是:

綴:原意是連結(jié),文中意是緊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論實詞還是虛詞,可不單獨講解,以能理解文意為準。

布置作業(yè):

1.按照記敘的順序,看看本文敘述的故事可分成幾個部分,用一個詞(或詞組)給每個部分作出概括。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最后一個自然段。

3.思考練習一。

4.做練習二、三,答案做在書上。

狼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絕不能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

2、引導(dǎo)學生認識“欺、侮、岔、仁、涂、掩”6個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書達理、積德行善、信以為真”詞語。

3、輔導(dǎo)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和表演劇本。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yǎng)自學能力。

2、理解詞語意思,寓言的寓意。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dǎo)入,揭示課題。

師: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古人為咱們留下了許多生動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今天大家一起學習(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東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虛構(gòu)的人物。這篇課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編為了劇本。

問:讀了課題,你們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

(二)自學課文,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并結(jié)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詞句意思,課文內(nèi)容,用筆畫標注出來。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檢查讀書,交流成果。

(1)學生先匯報自己找出的字音重點;讀書時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最后,學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義難點,進行全班交流。

(2)交流課文主要內(nèi)容。

3.默讀思考:劇本中的事情經(jīng)過是怎樣的?

(三)小組討論,檢查自學。

[意圖: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注意傾聽的能力,思辯能力。]

1.輪流讀文,讀準字音。[要求:畫出讀錯的字詞句,讀完訂正,再練讀。]

2.提出疑問,交流大意。

(1)學生認真思考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幫助解決。同學說出答案后還要談理由。

(2)通過討論,確定本合作小組的最佳“劇本事情經(jīng)過”。

(四)全班討論,檢查自學。

1.指名讀書,了解全文。

(1)讀書聲音洪亮,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斷好句。

(2)讀后,各合作小組派代表交流,本組商定的劇本中的事情經(jīng)過。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農(nóng)設(shè)法打狼”的順序講。

(3)全班交流,并評議。

2.討論問題,解決疑問。

師:通過自學,同學們還有沒有解決的難題嗎?

生提問,其他生幫助解答。

(五)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師出示課件

[自學提示:默讀第一、二幕內(nèi)容,邊讀邊畫出描寫角色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詞句,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并做批注。個人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意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發(fā)展他們眼、腦、手多種器官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1.生讀書,并分析角色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詞句,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師打相應(yīng)的語句。

2.生體會朗讀。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2.把自己認為好的字詞摘錄在詞語花籃或采集本上。

(七)作業(yè)。

朗讀課文,并練習復(fù)述。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鞏固,檢查朗讀。

1.復(fù)習鞏固。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字詞,難寫的字,生要說記字方法。

2.檢查朗讀。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讀,理解寓意。

1.角色朗讀。

(1)生自由練讀,讀出三個角色對話的語氣,注意體會劇本中的提示語和標點。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后小組評議。

(3)指名分角色朗讀,全班評議。

2.理解寓意。

師:我們學習了劇本,聽了同學的朗讀,你最喜歡哪個人物?最恨哪個人物?并說出理由。你想對東郭先生說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三)表演課本劇。

1.自愿組合,練習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記住臺詞,討論每個角色應(yīng)怎樣演,并注意為角色加上動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學評議。

[意圖: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對寓意的感悟,把所學語言文字字更加深入地記在頭腦中,并學習如何恰當應(yīng)用。]

(四)總結(jié)升華。

問:學習了課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師:是的,我們應(yīng)該做善良、有愛心的好人,但千萬別像東郭那樣聽信壞人的花言巧語,上他們的當。在今后的現(xiàn)實生活中,同學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希望你們擦亮眼睛,決不要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

(五)作業(yè)。

回家為家長表演。

狼教案 篇8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zāi)難。

二、教學重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zāi)難。

三、教學難點

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zāi)難。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分課時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

4、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破壞這個聯(lián)系,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zāi)難。

二、 教具準備:多媒體

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新課,了解梗概。

同學們我想問大家?guī)讉€問題,你見過哪些動物?你最喜歡哪些動物?最討厭哪些動物?為什么?

很好,上個世紀初,在美國洛杉磯西部的凱巴伯森林,人們也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歡小鹿,恨透了狼,可是后來發(fā)生了可怕的事情,讓人們改變了看法。今天我就帶領(lǐng)大家到凱巴伯森林去看一看那里發(fā)生的狼和鹿的故事。

板書課題狼和鹿,

問:當你們看到課題的時候,你想知道什么?

很好,大家也預(yù)習過課文了,在我們?nèi)P巴伯森林之前,我要檢查一下你預(yù)習的情況。

二、檢查課文預(yù)習情況。

1.看誰能讀的正確流利:

貪婪 毒手 大約 提防 哀嚎 血泊 繁殖 灌木 蔓延 妖魔 威脅 毀滅 禍首 凱巴伯 蔥綠 捕殺 其他 饑餓 悲慘 傳染 一旦

2. 通過預(yù)習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講授新知:

同學們都預(yù)習的很好,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凱巴伯森林去看一看

1、各自輕聲讀課文第1----3自然段,每段的意思用一副畫來描繪。想一想;每幅畫上該畫些什么?怎么畫?為什么這么畫?

第一幅: 樹: 挨挨擠擠 森林

小鳥: 枝頭 唱歌

鹿: 林間 嬉戲

狼: 下毒手暗算

第二幅: 狩獵隊:不止一人舉槍

槍口: 輕煙裊裊

狼: 尸體血泊

25年殺掉6000多只

第三幅: 鹿: 活著的、死去的

樹: 枯黃

很快超過了10萬只

到1992年,只剩下8000只病魔

2、討論

(1)一百多年前,森林里的狼和鹿是什么情況?森林呢?

(2)后來,狼和鹿的情況發(fā)生了什么情況?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3)結(jié)果,森林邊成了什么樣子?

3、流利地朗讀13自然段。

4、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1)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2、討論:

(1)什么是功臣?為什么講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2)鹿怎么會成了大壞蛋的呢?

3、小結(jié):文中三處引號所引用的詞語都是要引起人們注意的。

三、由事明理

學習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們本想特意保護鹿,大量捕殺兇狼,結(jié)果鹿群大量繁殖,森林鬧饑荒,疾病流行,鹿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大壞蛋,說明必須保持生態(tài)平衡)

四、練習朗讀

1、 各自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抑揚頓挫、輕重快慢。

2、 指名當眾有感情地讀,讀后評議。

五、指導(dǎo)復(fù)述

1、 引導(dǎo)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著重了解文章層次。

2、 討論各部分的要點。

3、 恰當摘引文中的語句,利于復(fù)述。

4、 復(fù)述訓(xùn)練。

六、作業(yè)設(shè)計

1、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1)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答:

(2)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同時也是毀滅自己的大壞蛋。

答:

2、想想人們該怎么恢復(fù)凱巴伯森林的本來面貌呢?

七、板書設(shè)計

19、狼和鹿

鹿

森林

對鹿下毒手

暗 算

嬉戲

活潑美麗

一片蔥綠

生機勃勃

25年共被殺

掉6000多只

大量繁殖

超過10萬只

鬧起了饑荒

死去6萬只

只剩8000只病鹿

疾病流行

狼教案 篇9

老狼教案音樂:跟著老狼走出森林

聰明的孩子和笨老狼

撥弦波爾卡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把握音樂活潑跳躍的性質(zhì)和特殊的樂句結(jié)構(gòu)。

2、學習用獨立思考、觀察的方法來尋找音樂進行和教師活動之間的規(guī)律。

3、享受游戲的快樂,體驗有克制的按規(guī)則游戲。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老狼頭飾、布袋偶各一個、圖形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入活動主題:(附后)

今天老師準備請小朋友欣賞一段音樂,在欣賞之前先給你們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聰明孩子和笨老狼》。(講述故事)故事里的孩子可真聰明,小朋友們想不想也當一個聰明的孩子呢?(想)想當這個聰明的孩子之前,我們先要學會一個新本領(lǐng)。誰學會了這個新本領(lǐng),呆會兒我們玩《聰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游戲的時候,他就可以當一個最聰明的孩子。

二、幼兒欣賞音樂

1、幼兒連續(xù)欣賞兩遍音樂,同時觀看教師用指偶演示,重音處“大灰狼”做明顯回頭看的動作,幫助幼兒初步了解音樂的結(jié)構(gòu)和情趣。

2、提問:老狼都在音樂怎么樣的時候回頭?每次回頭中間隔的時間是不是都一樣長?

3、幼兒第三遍欣賞音樂,教師請幼兒伸出自己的食指與教師共同跟音樂做動作,注意重音處用明顯的眼神和身體動作預(yù)先提示幼兒在重音處擊掌,讓幼兒再次感受和熟悉音樂。

4、教師在黑板上畫圖譜,讓幼兒跟著圖譜自己欣賞樂曲兩遍,并用手部動作表示樂曲的特殊結(jié)構(gòu),教師可用輕微的提示動作。

  四、教師戴上大灰狼的頭飾,與幼兒玩“走與停”的游戲。

好了,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學會新本領(lǐng)了,我們可以開始跟著老狼去闖黑森林了。老師先當笨老狼,在前面拍手的音樂時我要回頭,你們就要馬上蹲下。誰要是沒有蹲下,或是動了,就會被老狼發(fā)現(xiàn),你們就走不出黑森林了。

1、第一遍游戲教師在做回頭的動作之前先做一個明顯的停止動作,重點讓幼兒尋找“大灰狼”回頭的信號。

2、第二遍游戲教師重復(fù)游戲規(guī)則——跟在笨老狼后面不能發(fā)出聲音。

3、第三遍游戲,加入幼兒討論并創(chuàng)編的嚇唬老狼的聲音。

4、最后可以請一幼兒當老狼玩一次游戲。

五、分享游戲的感受

結(jié)束語:我們都是勇敢的孩子,相信你們學會了老師今天教的新本領(lǐng),就可以勇敢地、安全地跟著老狼走出黑森林!

附故事:

從前,有一座黑森林。那里面很黑很黑,路也很難走,進去的人很容易迷路。 但是,在這黑森林里面住著一只老狼。因為他整天都呆在黑森林里,呆了好多好多年,所以呀,對那里面的路非常熟悉,就是閉著眼睛它也能在黑森林里走進走出。

因為這樣,住在黑森林兩邊的孩子們就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想走出黑森林就跟在老狼的后面,讓老狼把他們帶進和帶出黑森林。可是有的小朋友會問:“跟在老狼后面,就不怕被他吃掉嗎?”啊哈,這可不要擔心,因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你跟在他后面,不發(fā)出一點聲音,而且他回頭看時你馬上蹲下,他就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你。

  愛唱歌的雨點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中的漸強和漸弱。

2.能用樂器參與到故事情節(jié)中。

3.增強幼兒參與集體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圓圈舞》、《愛唱歌的雨點》動畫和樂曲、砂蛋、串鈴。

活動過程:

1.導(dǎo)入活動:

播放《圓圈舞》,帶領(lǐng)幼兒一起跳舞。(可分為兩組)

2.集體活動:

(1)將音樂的情節(jié)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出來:

有一個美麗的山谷,它叫音樂谷,今天呀,音樂谷里飄來了幾朵烏云,大風呼呼地吹,吹呀吹呀下雨了。開始呀,小雨悄悄地落下來,聲音“沙沙沙”的真好聽(用砂蛋輕輕搖動)。不一會,小雨就變成了大雨(用砂蛋搖,從輕到重)。不一會,大雨就慢慢變成了小雨。(用砂蛋搖,從重到輕)音樂谷里的太陽出來了,小雨慢慢地停了??

(2)帶領(lǐng)幼兒跟著故事情節(jié)操作砂蛋和串鈴。小雨就用砂蛋,大雨就用串鈴。(先練習分組操作,也可以把這個環(huán)節(jié)單獨作為一節(jié)課來練習,漸強和漸弱的效果要出來) 砂蛋一共分成八組,八個八拍。第一個八拍第一組砂蛋演奏,第二個八拍第二組砂蛋和第一組砂蛋合奏,第三個八拍一、二、三組砂蛋合奏??

串鈴一共分成八組,八個八拍。第一個八拍八組一起合奏,第二個八拍七組一起合奏,第三個八拍六組一起合奏??

(3)播放《愛唱歌的雨點》動畫,讓幼兒熟悉樂曲和歌詞,要求幼兒能熟練地演唱歌曲。

3.游戲活動:把兩組樂器伴奏到歌曲中。

讓幼兒跟著音樂唱歌,到演奏環(huán)節(jié)時,要按照要求進行演奏(此環(huán)節(jié)是難點)。

4.評價和總結(jié)。

活動延伸:

播放卡拉OK版的音樂,讓幼兒熟練之后進行表演。

5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