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果,從而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策略。寫好最新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最新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體會條理清晰的表達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感受建設者勇克難關,頑強拼搏的英勇氣概。
4、繼續(xù)增加對西部大開發(fā)的了解。
教學重點:
1、了解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所遇的困難,感受勇克難關的英勇氣概。
2、學習課文條理清晰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增進對西部的進一步了解,培養(yǎng)對西部的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查找有關青藏高原、青藏鐵路及拉薩等方面的資料。
教師準備:搜集相關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回憶:詹天佑在資本主義國家的阻撓和要挾下,修建了中國的第一條鐵路;今天中國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詹天佑率領工人們頑強拼搏,以創(chuàng)新設計和吃苦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西部建設者憑著科技和奉獻精神,攻克了難題。從比較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在經(jīng)濟和科技上的發(fā)展,今非昔比的繁榮昌盛。
2、我們今天來學習第4課,教師板書課題:把鐵路修到拉薩去
二、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說說青藏鐵路是一條什么樣的鐵路。
2、建設者在修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3、將收集到的有關西部大開發(fā)的資料,講給同學聽。
4、學生自學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5、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
6、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成為文章的主線,文章中出現(xiàn)了幾處?(四處)
三、品讀體驗
師: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么,在修建過程中,建設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生自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語句,并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進行交流。
出示句子:“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學生交流,教師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隨機點撥。)
1、“正在修建的是一條世界海拔,線路最長的高原冰土鐵路?!?/p>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什么是“凍土”“海拔”。
(2)聯(lián)系資料談談高原凍土給施工帶來了哪些阻礙?
(3)從“晝夜”“反復”,你體會到了什么?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4)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感受那種戰(zhàn)風雪,斗嚴寒,在生命禁區(qū)的高原,進行施工的現(xiàn)場。
[借助一些圖片資料,能夠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施工現(xiàn)場的嚴峻,進一步體會“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何等不容易的事?!盷
2、“惡劣天氣和極度缺氧輪番向這支隊伍進攻”。
(1)理解詞語: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科技人員的艱辛?
(2)想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情景。
(3)指導朗讀第8、9自然段,感受天氣惡劣,又特別,又兇險,又繁重的施工現(xiàn)場。
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到“把鐵路修到拉薩去,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四、鞏固延伸
1、再一次朗讀全文,要把自己的豪邁建立在建設者的勇克難關,頑強拼搏之上,共奏生命強音,譜寫鐵路建設史的新篇章。
2、把此時你最想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和同桌商量一下,盡情抒發(fā)你對建設者們的崇尚、愛戴、贊美之情。
課堂作業(yè)
青藏鐵路的竣工,將引起西藏的巨大變化,我們不能忘記曾在這片凍土上揮灑血淚的建設者。如果要在鐵路經(jīng)過的海拔處為建設者立一塊豐碑,你會在上面寫下什么呢?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受作者與珍珠鳥之間的那種和睦、信賴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受作者與珍珠鳥之間的那種和睦、信賴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準備:
PPT課件心意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我們生活在鳥語花香的世界中,鳥兒是我們?nèi)祟惖腵好朋友。人類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托,鳥兒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情趣。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共同學習一首人與鳥和睦相處的贊歌——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珍珠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同學們見過珍珠鳥嗎想看看嗎(出示圖片)再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
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讓學生認讀:
一卷猜到撥開柜頂
相撞淘氣扭動伏案
信賴幽深愈發(fā)蓬松
指名讀,教師正音。
2、指導書寫“撥、案”
仔細觀察,和同桌說說這兩個字應注意的地方。
教師邊范寫邊指導,“撥”左窄右寬右邊注意與“犮”的區(qū)別?!鞍浮鄙舷聦φ虚g“女”的橫要寫的長,下面的“木豎稍出頭”學生描紅、臨摹。(教師提醒學生的坐姿)
同桌互評生字。
3、檢查句子朗讀
句子1: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晃動。(理解“神氣十足”)
句子2: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發(fā)出了一聲呼喚: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理解“不由自主”)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自由說。是的,課文講了珍珠鳥的外形特點及在“我”的愛心呵護下,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過程。
三、品讀課文。
過渡:同學們,馮驥才先生的散文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那這又是怎樣的一只珍珠鳥,讓作者開篇就如此情真意切的感嘆道“真好”。(板書:真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標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看看你能讀出它的哪些好,并在旁邊寫寫體會。
小結(jié):是呀,珍珠鳥的憨態(tài)可掬,活潑可愛讓作者發(fā)出了如此感嘆!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主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跟隨馮驥才先生認識了美麗可愛的珍珠鳥,也看到了珍珠鳥與馮驥才先生和諧相處的溫馨畫面,真好,其實感動不止在課內(nèi),我們更應該去廣闊的空間去尋找美,去創(chuàng)造美。
五、作業(yè)布置。
【教學目標】
1、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文中重點字、詞語、句子品讀感悟,體會作者借寫童年搖桂花的樂趣所表達的思鄉(xiāng)情。
3、揣摩文本語言,并學會運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2、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2、精心設計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展開回憶,豐富理解
1、回憶一下,剛剛學過的《小橋流水人家》這篇課文,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和事情?(指名回答)寫了那么多景物和事情,那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又寫了什么景,什么物?
2、板書課題,學生書空并齊讀。
二、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看誰能最快找到答案,這篇課文寫了什么景,什么物?
2、提問:誰愿意說說課文寫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
3、請同學們看看文章無論寫景還是寫事,它都表達了一份濃濃的什么?(情)
4、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作者借景和事表達怎樣的一份情,又是怎樣表達的?
三、讀——精讀品味浸染桂香
1、本文共八個自然段,有一個字在全文共出現(xiàn)八次,而這個字剛好點明了桂花這一景物特點?(香)
2、請同學們拿起筆畫出帶有”香“字的句子。
3、提問;你們找到哪些帶有”香“字的句子?
課件出示學生所說的句子。
①齊讀句子
②請同學們注意了,雖然句句帶香,但寫法一樣嗎?
③作者用了這么豐富的表達方法,我們該怎么品味?課件出示偉人的讀書方法(圈、劃、寫旁注)。
④讓學生圈劃出自己認為很美妙的詞,再寫一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選兩三句即可)
⑤交流匯報,發(fā)現(xiàn)寫法有什么不同?
⑥小組讀、齊讀。
4、小結(jié):學生們通過朗讀感受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
四、品——抓重點句,品悟鄉(xiāng)愁
1、寫搖花這件事重點寫了哪個字?(樂)
2、你們想看桂花雨嗎?怎樣才能讓花落下來?怎么搖?
課件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嫦裣掠?,好香的雨??!
①老師范讀。
②全班齊讀。
③想一想,作者寫桂花香,出現(xiàn)八次,作者寫樂只有一個字,作者怎樣表現(xiàn)他的”樂“?(自己讀文,自己發(fā)現(xiàn))。
3、配樂講述: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紛紛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這棵桂花樹下,這繽紛的桂花雨飄落在你的頭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著細細的春雨,你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喊什么?會有怎樣的動作?
4、讓學生上講臺邊說邊配動作表演。
5、指導朗讀。
五、疑——讀中生疑,讀中解疑
1、讀第七自然段,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①為什么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p>
②聽了母親的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母親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懷念。)
③你覺得哪里的桂花香?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2、正因為這份熱愛,是母親對家鄉(xiāng)的一切情有獨鐘。那么我相信同學們也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那就請你來說說。
出示:外地的()再(),還是比不上家鄉(xiāng)的()。
3、指導深情朗讀。
六、悟——感悟情感,運用練筆
1、多種形式讀文段,悟情感。
2、學作者的表達方法,并運用于習作。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桂花(香)
搖花(樂)
思鄉(xiāng)情(濃濃)
教學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文中彌漫著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情緒和對故鄉(xiāng)美好的回憶。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去年,學校的語文公開課我選擇了這篇課文,上完后感覺良好。在這篇課文的設計上,我大膽創(chuàng)新,改變以往拘謹?shù)慕虒W設計,總是想面面俱到,到最后總是達不到自己所預設的效果。這節(jié)課,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閱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盡快找到老師拋出去的問題,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我認為這節(jié)課最出彩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們找到帶有“香”字的句子,本文共出現(xiàn)八次,通過學生們自己找、合作學習、交流匯報、不同方式讀,很自然悟出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效果。這樣反而給學生創(chuàng)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這是我最有價值的意外收獲。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重點句子的品讀,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與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描寫母親外貌、動作、語言重點句子的品讀,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與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感激與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同學們,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是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母愛的散文,齊讀課題——《慈母情深》。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我們預習過課文了,讓我們做一個小練習。
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于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聲(),我發(fā)現(xiàn)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錢買書,母親用()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著錢跑了出去。
2、出示正確答案,學生訂正。
3、指名讀,重點理解“龜裂”“攥”
“龜”在這里讀“jūn”,你見過龜裂的什么?是什么樣的?
“攥”字筆畫多,你會寫嗎?書空,會寫的把右手攥緊。
2、齊讀
3、“鼻子一酸”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不對呀!母親明明已經(jīng)給了我錢,一分也沒少??!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我應該是很(指名答)可為什么會鼻子一酸呢?同學們,我為誰鼻子一酸?(為母親)請大家打開課文,細細默讀這個故事。一邊讀,一邊用心體會,文中母親的哪些表現(xiàn)、哪些細節(jié)令“我”鼻子一酸?請用波浪線恭恭敬敬地畫出來。
三、品讀母親,感受慈祥與善良
課文中哪些描寫令“我”鼻子一酸?請畫出句子的同學舉手示意。
1、在剛才的巡視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同學發(fā)現(xiàn)的句子相當特別,與眾不同。我們來聽聽他的發(fā)現(xiàn)。生讀“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fā)出的噪聲震耳欲聾?!蹦銥槭裁磿粢膺@個看起來極不顯眼的句子?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并不顯眼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震耳欲聾”。
假如你置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耳邊傳來震耳欲聾的噪音,你有什么感覺?你愿意呆在這個地方嗎?你們不愿意,可以轉(zhuǎn)身就走,可是母親呢?她能走嗎?
這震耳欲聾的噪音停止過嗎?請大家快速瀏覽,找一找,文中的哪些詞句、哪些描寫向我們傳遞著“噪音不斷,噪音不?!边@個事實。(我大聲說出了母親的名字,母親大聲問,旁邊的一個女人停止踏縫紉機,向母親探過身來,喊道,接著又對我喊,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這一次一次的大聲喊,大聲說,分明是在告訴我們、提醒我們——七八十臺破縫紉機發(fā)出的噪
聲震耳欲聾。
作者發(fā)現(xiàn)母親竟是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工作,怎能不讓我鼻子一酸呢?假如你是作者,當你親眼看到母親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掙錢,當你親身體驗到這一刻不停的噪音,你的心頭涌起的是什么滋味?為了表達慈母情深,這個句子能少嗎?文中一次又一次的“大聲喊”、“大聲說”能少嗎?學語文,不但要留意課文寫了什么,更要思考課文為什么要寫這些內(nèi)容。如果你能經(jīng)常這樣想,你的語文能力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令我“鼻子一酸”的,還有哪些描寫?
“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zhuǎn)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雙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這幾個句子寫得很特別,誰發(fā)現(xiàn)了?(“我的母親”出現(xiàn)了三次。)按常理說主語應放在句子最前面,出現(xiàn)一次就夠了。(課件出示)同學們,這兩個句子,意思并沒有變化。但是,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達,味道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自由朗讀句子,體會不同。(學生通過對比朗讀和教師情境引讀,就會發(fā)現(xiàn)將“我的母親”倒置,并進行多次反復,所起到的表達效果是給人一種慢鏡頭的感覺,強調(diào)的是母親的背、臉以及眼睛在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中的變化,突出了母親的辛勞,感受慈母情懷。)
3、令我鼻子一酸的,還有哪些文字?
“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哪個詞瞬間記在你的心頭?(立刻)共出現(xiàn)了幾次?寫出了什么?誰能一口氣讀完它?誰能給“立刻”找個同義詞?既然它有那么多同義詞,作者為什么不用它們呢?你們看(出示課件)這樣多好,既顯得詞匯豐富,又有變化,是吧?我們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體會體會各自不同的味道。你覺得哪句更好?(第一句四個立刻形成排比句式,給人一種十分急促,十分忙碌的感覺和節(jié)奏,)指導朗讀。
眼睜睜的看著極其瘦弱的母親為了掙錢,為了養(yǎng)家糊口,如此忙碌,如此疲憊,做兒子的我怎能不鼻子一酸呢?
4、母親在這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爭分奪秒的工作,一個月掙多少?一天合多少?而我向母親要了多少錢?目睹了母親的工作環(huán)境,目睹了母親憔悴的&39;神情,目睹了母親忙碌的身影,作為兒子,這么多錢,還想要嗎?
當兒子開口要錢,而且一次要那么多時,母親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保┤绻f寫母親神情用的是慢鏡頭,寫母親干活用的是快鏡頭,那么,寫母親給錢用的是——特寫鏡頭。這個特寫鏡頭放大了母親的手——龜裂的手,放大了一張張揉皺的毛票,更放大了母親給錢的動作——塞。這是怎樣的“塞”呀?試著放個詞到“塞”的前面。(有力、毫不猶豫、慷慨等)母親塞給我的,僅僅是那一元五角錢嗎?(是愛,無私的愛;是希望,望子成龍的希望;是深情。)
四、補充資料,升華感情
1、有了慈母的愛,有了慈母的情,梁曉聲才有了前進的動力,才有了后來的成就。出示資料。
2、慈母情深深幾許?慈母情深深似——海。我相信此時此刻,讀到這四個字,你想到的不僅僅是梁曉聲的母親,你會想到自己的母親,你會想到普天之下所有的母親,讓我們?yōu)槟赣H深情地獻上一曲《懂你》的心聲吧!
五、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1、課外閱讀頌揚母愛或感激母愛的文章,如《母親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愛》、《媽媽的心,是瓷器》等
2、試著寫一寫自己的母親,爭取寫出真情實感。
板書設計:慈母情深
深
幾
許
慈母情深深似海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注釋理解詞句,了解故事大概內(nèi)容,讀通課文。
2.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對話以及對“未聞”、“應聲答曰”的辨析來體會楊氏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和他的機智聰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古今文對照背誦課文。
4.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會對“氏”、“未聞”的遷移運用。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解讀課題,遷移運用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文,讀讀題目,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姓楊人家的兒子)
2.這是古人的說話方式,請你也試著用這種方式來介紹自己。(對古文中的“??氏”遷移運用)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姓用這種古人的方式來介紹自己。(張氏之子,董氏之女??)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姓切入,抓一個古文中典型的語言點,使其對“??氏”能夠遷移運用,并做到情趣與理趣的有效融合。
二、讀懂字詞,讀準停頓,讀通古文
1.放聲自由讀課文,爭取把文章讀通順。
2.指名讀,組織交流,呈現(xiàn)難點。
導語:老師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課文。其他同學做一件事:注意聽,把幾位同學讀得不一樣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交流不同之處,老師隨機在黑板上劃出。)
設計意圖:這是小學生初次接觸到的文言文。學習本文應重點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特別要注意停頓的恰當。而學生讀得不一樣的地方正是他們感到困惑之處,教師將其定格。讓學生在下面的朗讀中能不遺余力地直指讀懂、讀通課文的目標,讓學生的讀書有更強的指向性。
3.聚焦難讀的句子,建議關注解釋。
導語:同學們,這些句子讀得不一樣,就是停頓或者讀音有所不同。老師建議大家結(jié)合課文下面的注釋讀懂句子,了解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該怎么讀。
4.解決難點,以不同方式展開。
●孔君平詣其父。
①指名學生讀。
②學生結(jié)合注釋知道:“孔君平”是一個人名,“詣”指的是拜訪。
③學生再讀句子,同時老師劃出停頓,齊讀。
●乃呼兒出。
①學生聯(lián)系上文,“父不在”:父親不在家。結(jié)合注釋知道“乃”是“于是”的意思,繼而了解句子大概。
②再讀句子,讀準停頓。
●孔指以示兒曰。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釋義,同時在句子上劃出相應的停頓。
①學生結(jié)合注釋,說句子的大概: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對他說。
②指名讀,齊讀,再次強化正確停頓。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學生理解現(xiàn)在的“家禽”:家里養(yǎng)的雞、鴨、鵝等。
②學生結(jié)合語境,對文中的“家禽”分別釋義:“家”指夫子家?!扒荨保壶B類。“家禽”指的就是夫子家的鳥。故而明白中間應停頓。
設計意圖:對于古文朗讀中的停頓,其實是借助在讀懂古文的基礎之上。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讀準停頓和疏通詞句相糅合,使兩者能相輔相成,相互推進。要讀通古文,必得先疏通詞句,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聚焦難點,充分展開。
5.注意停頓,讀通古文:現(xiàn)在就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注意停頓,相信你一定能讀得更通順。
6.了解故事大概:課文讀通了,對發(fā)生在楊氏之子身上的事也一定有所了解了。說說這個故事的大概。
設計意圖:讀通了古文,對意思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已是水到渠成。到此完成了對古文第一層面的解讀,使學生能夠真切地看到自己在課堂上的進步:從讀不通到能讀通,再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概說這個故事,真是步步晉階。
三、定格對話,品味聰慧,讀出韻味
1.師生對讀,體味巧妙。
(1)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角色定位后合作對話。
(2)結(jié)合情境,對詞句再解讀。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課文,引導學生逐字理解。)
“此”──學生:這個(楊梅)。
“果”──學生:水果。
“君家果”──學生:你家水果。
“此是君家果”──學生:楊梅是你們楊家的水果。
(3)對讀詞句,體味聰慧。
導語:果然是對答如流,不過我現(xiàn)在不是整句說,我一個字一個字地說,看看你們能否對上來。
我說“果”,學生對:禽。
我說“君家”,學生對:夫子家。
我說“君家果”,學生對:夫子家禽。
我說“楊梅是君家果”,學生對:孔雀是夫子家禽。
(4)引導學生從對話中去發(fā)現(xiàn)巧妙之處。((①都是以姓作文章②孩子漂亮地回擊)從而體會其機智智慧。引讀第一句:多么聰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學生齊讀第一句:“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隨機點擊:“惠”通“慧”,通假用法)
設計意圖:感受楊氏之子的聰慧需要一個情境,一個語境。在師生之間的一次次對讀中,為學生搭設一個語言實踐的平臺。在這樣一個由情境與語境共同搭設的平臺之中,沒有老師生硬的說教,有的是學生在語言實踐過程中真切的體驗。
2.對比朗讀,品味“未聞”,遷移運用。
(1)比較朗讀:對比讀體味語氣的不同。
導語:同學們,剛才大家都對上了,而且對得很工整,但是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楊氏之子在回答孔君平時,還有兩個字──未聞。
學生對比著讀
“孔雀是夫子家禽?!?語氣說話硬邦邦的。)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語氣比較婉轉(zhuǎn),聽起來比較有禮貌。)
(2)指導學生帶著不同的語氣,讀出意味。
(3)再造情境,遷移運用“未聞??”
師:楊氏子,(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板書:柳)
我手指著楊梅說道:此是君家果。學生應對:未聞柳樹是夫子家樹。
師:果然聰明!接著又來了個姓梅的。(板書:梅)
手指著楊梅對你說道:此是君家果。學生應對:未聞梅花是夫子家花。
設計意圖:學習古文,一味單獨地解詞釋句,只能引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倦怠,從而失去對學習古文的興趣。本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加入了對“未聞”的品讀,而后再有滋有味地讀。在此情境中,遷移運用“未聞??”這樣一個古文中較為典型的語言現(xiàn)象,增強了學習古文的情趣,將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作了很好的詮釋。
在這樣的情境中,嘗試變化不同的角色。再次進行對讀,在語言實踐中悄然走近楊氏之子,體會他的機智與智慧,為古文的學習更添一縷情趣,激發(fā)學生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3.品味“應聲答曰”,回擊聰慧,念出“韻味”。
(1)同桌對讀對話,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
指名讀后,著力在語氣、神情上點評,讓對話更有情趣。(繼而在評價中引出“應聲答曰”)
師生合作讀,讀出“應聲答曰”的感覺。
(2)由“應聲答曰”,再次回扣到孩子的聰慧。
引:一個九歲的孩子,就有這般機智,這般聰慧,讓我們由衷地欽佩,難怪作者在開頭這樣寫道──生齊讀第一句:“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p>
(3)回歸整體讀全文,讀出韻味。
設計意圖:古文與孩子們在感覺上畢竟有一段“距離”?;貧w整體讀、背古文時,如何做到讀出韻味?我考慮從形式上先去靠近古文:搖頭晃腦地讀背課文。事實證明:“搖頭晃腦”地讀,不僅是古人讀書的一種形式,更是古文詞句內(nèi)部的一種節(jié)奏。如此一來,學生讀古文的語調(diào)平穩(wěn)了,不再急促,不再匆匆而過,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感受古文的語感。
四、對照古今文,背誦古文
1.對照古今文,試背古文:老師是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我說一句,你們對一句。老師逐句說現(xiàn)代文,全體學生試背。
2.同桌對練,齊吟誦。
設計意圖:對照古今文背誦古文,考慮有二:1.以今文作拐杖輔助學生背誦。2.之前對古文的賞析是停留在重點詞句上的。以這樣古今文對照推及到吟誦全文,相信在學生心中留下的不僅是古文的意蘊,還有古文中一縷濃濃的情味。
五、引出《世說新語》,拓展閱讀,布置作業(yè)
1.了解出處。今天學習的《楊氏之子》選自于南朝劉義慶的小說《世說新語》,里面有很多故事是寫人的,該書以其言簡意賅的語言風格將人物描寫得惟妙惟肖。
2.拓展閱讀。推薦《口中狗竇》。結(jié)合注釋自己讀讀,爭取讀懂,然后講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你閱讀的快樂。
口中狗竇
張吳興,年八歲,口中缺一齒。人因戲之曰:“君口中何為開狗竇?”張曰:“正使君輩從此中出入耳!”人莫能答。
注釋
1.張吳興:即張玄之。字希祖,東晉人。曾做過吳興太守,故被稱為張吳興。
2.因:因此。
3.竇:孔,洞。
4.耳:語氣詞。
設計意圖:課堂中習得了一篇古文是學習的終結(jié)嗎?不是。我們在課堂上要做的是努力激發(fā)、引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因此適時向?qū)W生推薦一篇同是出自《世說新語》的古文《口中狗竇》,語言簡練,符合學生的理解力,將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和熱情從課內(nèi)延伸到了課外。
李亞周
學材解讀
課文語言質(zhì)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xiāng)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tǒng)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fā)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xiàn)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設計意圖
以“美”為主線,朗讀感悟文本,以“尋找美”統(tǒng)領全文,以“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貫穿課堂,以“尋找美”延伸課文。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fā)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xiāng)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準“間隔、懶惰、俗語、清波漾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蘊涵的美,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感受鄉(xiāng)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鄉(xiāng)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
課前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看大屏幕: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作家劉章爺爺?shù)墓枢l(xiāng)。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時隔多年作者記憶最深的并不是這些,而是家鄉(xiāng)的搭石。這是為什么呢?就讓我們跟隨劉章爺爺?shù)哪_步一起去看看吧!
2、板書課題:21搭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搭石。
1、自由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出示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什么是搭石?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3)、師:如果沒有搭石,家鄉(xiāng)的人們怎樣過小溪呢?誰也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大屏幕出示:“綰”。“綰wǎn”是個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來的意思。)那脫鞋綰褲呢?(生:脫掉鞋子卷起褲子。)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
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綰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xiāng)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
……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天,可能還是一種享受,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
師: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二、風景切入,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
出示搭石的圖片,師:大家請看,這就是搭石。其實搭石就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作者卻給予搭石很高的評價,誰能從文中找出作者的這句話,(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板書:一道風景。這么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fā)現(xiàn)、欣賞搭石的美吧!
默讀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感受走搭石的協(xié)調(diào)美。
1、大屏幕出示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體會?(走搭石要快)俗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話,文中有沒有介紹緊走搭石的道理呢?誰來讀一讀?體會走搭石的快。
2、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你感受到了什么?(動作美、聲音、圖畫美)
動作:協(xié)調(diào)有序,什么叫協(xié)調(diào)有序?文中是怎樣寫協(xié)調(diào)有序的?怎樣走才叫協(xié)調(diào)有序?指導學生讀出走搭石的協(xié)調(diào)有序。
音樂:踏踏的歌聲,像輕快的音樂。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
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圖畫: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熬b”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這給人以美感的畫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還有什么呢?(藍天、白云、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帶著我們的想象,再來美美地來讀一讀。
過渡:是呀,聽著美妙的音樂,身處如此美麗的畫卷中,怪不得作者說: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可搭石構(gòu)成的這道美景,我們卻只欣賞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美的需要我們細心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感受.
第二自然段,感受故鄉(xiāng)的人美。
大屏暮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p>
1、指名讀,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老人的負責),作者怎樣寫出老人的負責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2、老人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么想的?(應該做的)
3、如果給你一個采訪老人的機會,你會問?你會說?來,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老人的負責,讀!
讀到這里不由得讓我們覺得劉章爺爺?shù)墓枢l(xiāng)不僅景美,故鄉(xiāng)的人----更美!
過渡:家鄉(xiāng)的老人這樣讓人敬佩,家鄉(xiāng)的年輕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四自然段:感受鄉(xiāng)親們“謙讓”、“尊老”的美好情感。
1大屏幕出示:經(jīng)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A這樣的舉動讓你感受到了什么?(謙讓)
B這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删褪沁@么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對我們來說做起來是多么得不容易呀!你們會怎么去讀呢?指名讀。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伏下”是什么意思?從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老)
B“理所當然”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語說就是“應該”。
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個細節(jié),老人在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后卻沒有說上一句謝謝。這是為什么?讀最后一句,說說你的體會,分組討論。
生:老人鋪搭石不需要感謝,也沒人感謝;
年輕人背老人也不需要感謝,也沒人感謝;
C、假如遇上的是孩子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
假如遇上的是盲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
人們把這都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叫什么?這叫民風,純樸的民風,這是代代相傳的民情呀!讀!板書:一處民風。
四、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作者的一份鄉(xiāng)情。
(1)、齊讀。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贊美故鄉(xiāng)的搭石嗎?(作者同時還贊揚了鄉(xiāng)親們的美好心靈,表達了作者的一份鄉(xiāng)情。)板書:一份鄉(xiāng)情。
小結(jié):同學們,有誰走過搭石?(沒有或很少)可能一個人一生都不曾走過搭石,但是在我們的人生的道路上卻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搭石,他們是,他們?yōu)槲?。(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我也很想成為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歡迎嗎?(歡迎)謝謝!好,下課。
板書設計:
21搭石
一道風景美麗
一處民風純樸
一份鄉(xiāng)情難忘
午夜。香港,
讓我拉住你的手,
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
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
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
最后一分鐘
是旗幟的形狀,
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
是旗桿——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
是展開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
是寂靜中誰的微微顫抖的嘴唇,
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
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
香港,香港,我們的心!
我看見,
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
才終于散盡;
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
第1997頁上,
那深入骨髓的傷痕,
已將血和刀光
鑄進我們的靈魂。
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
煙塵中浮現(xiàn)出來的
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
是什么在緩緩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
都穿過這一滴淚珠,
使大海沸騰!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嶄新的日出,
所有的禮炮都是世紀的鐘聲。
香港,讓我緊緊拉住你的手吧,
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
然后去奔跑,去擁抱,
去迎接那新鮮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荊……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學會多音字“嚼”。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四個片斷中,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
會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城南舊事》。
教學重難點
能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走近林海音。
1.時光悄悄流逝,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過渡:剛才大家談了很多小時候有意思的事。一個人,一件玩具,一次游戲,都能夠喚起我們對童年的記憶,這些記憶將成為我們一生的財富和珍藏。板書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這里是什么喚起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呢?
2.讀題。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什么不同?
3.老師讀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畫面多么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腦海中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吧。再讀課題。
4.“冬陽下的駱駝隊”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關于作者林海音我們已不再陌生,我們曾在上學期學過她的作品《竊讀記》,在那里我們看到了一個酷愛讀書的林海音。在這里,林海音女士要向我們展示什么呢?
5.知道了作者,了解了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請讀讀課后資料袋,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想一想,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學詞:咀嚼 慢慢地嚼 倒嚼
(2)交流:板書:學咀嚼 談鈴鐺 想剪毛 問去處
2.讀讀小標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寫的都是關于駱駝的事,看起來寫的事情很多,卻都是圍繞著駱駝隊來寫的。駱駝隊給作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借助駱駝隊來表現(xiàn)自己童年的生活。)
3.再讀課文,覺得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深入閱讀,品悟童年。
1.看圖,說說這是作者童年時看到的哪個情景?(看駱駝咀嚼)請找到這一段,大聲地讀一讀,想想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名讀這一段,談談讀了這段后的印象。
預設:
(1)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想一想,你小時候有沒有看東西看呆的時候呢?你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神情嗎?一個“呆”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再指名讀這句話。
(2)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tài)度。
這個排比句讓我們感覺駱駝的臉真的很丑,它的牙真的很長,它的態(tài)度真的很安靜。師朗讀,讀出對駱駝的厭惡之情,說說,這樣讀對不對?
(3)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
指名讀,從朗讀中,我們不但感覺到了駱駝是在慢慢地嚼,還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3.我們讀書的時候,也應該像駱駝一樣,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慢慢地體會,這也叫咀嚼。讓我們也像駱駝一樣咀嚼一下課文。
請三位同學分句朗讀課文,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作者觀察仔細,寫得條理清楚,讀起來顯得格外自然、親切,讓我們產(chǎn)生身臨其境地感覺。我們平時寫作時也應做到這樣。
4.齊讀這段話。背一背。
5.同學們,這是發(fā)生在作者五歲時的事情。請你想一想,當她長大時,還會不會再去學駱駝咀嚼呢?正如文章結(jié)尾所寫(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p>
四、作業(yè):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2.仿照第四自然段寫寫自己觀察小動物的一個場面。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回憶了哪幾個片斷?背背第四自然段。
二.繼續(xù)品讀,感悟童年。
1.童年過去了,但童年時的一個個畫面卻在作者的腦海中經(jīng)常浮現(xiàn)。我們來看其他三個片斷,請你仔細咀嚼,再在書上寫下你讀后的體會。
讀后交流:你覺得哪兒有趣?預設:
(1)談鈴鐺
A.“充滿”讓我們體會到童年時的林海音特別好奇。
B.讀這個片斷,說說這對話與平時的對話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好不好?可是爸爸的話沒有直接寫出來,你們能猜到爸爸是怎么說的嗎?分角色說說爸爸和我對駝鈴不同的想法。
C.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
D.爸爸當時聽了我的想法,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你知道,爸爸在笑什么?
E.回顧“夏天過去,……我也不會再做了?!?/p>
(2)想剪毛 你覺得哪里特別有意思?
(3)問去處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對話分角色朗讀。
三、再憶往事,體會真情。
1.當作者人到中年,當她身在臺灣,可能會產(chǎn)生更多的人生感觸。比如,當她再一次想起自己學駱駝咀嚼的情景,當她再一次想起那掛在駱駝脖子上的鈴鐺,當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駱駝肚皮底下的長長的毛,當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時那滿腦子的問題,她可能會怎么說?將作者想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寫話。
3.交流:說說你在寫這段文字時,當時的心情。(體會淡淡的感傷及深深的懷念。)
4.師生合作讀這一段。
5.1990年, 72歲高齡的林海音終于重回北京,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42年,
當她看到北京的一切時,她又會想起什么呢?(冬陽 童年 駱駝隊)是的,這一切已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頭,此時此景,怎能不讓她懷念?怎能不讓她感傷?讓我們一起讀——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我的心頭。
四、拓展延伸,珍惜童年。
1.寫一段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事情。
2.推薦閱讀《城南舊事》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lián)結(ji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充分想象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過程】
一、揭題、檢查預習
同學們搭石對我們城里的孩子可能是陌生的。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搭石這篇文章的作者卻與搭石整整相伴了十多年,著篇文章就是他對家鄉(xiāng)這種獨特生活方式的懷念。
昨天同學們預習了這篇文章,現(xiàn)在老師來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問:你們知道什么是搭石?請找出文中的句子來告訴大家。
媒體出示句子: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xiāng)的人們會根據(jù)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1、齊讀這句話。師評:
你們大家預習得很好。
2、檢查詞語:
出示:
協(xié)調(diào)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這三個都是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一行人走搭石的詞語,誰試著讀好它們。個別讀,齊讀。
再出示:
招手示意相背而行理所當然
這三個詞是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寫鄉(xiāng)親們讓走搭石的詞語,你也一定能讀好它們。個別讀。齊讀。
出示:
緊走搭石慢過橋
問:誰能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生答)師解釋什么師俗語:俗語師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有時也簡潔、形象,用在文中使文章更美了。
齊讀。
最后出示:
構(gòu)成一道風景線,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3、請你選擇上面這些詞用這個句式來說說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
二、感受課文精彩之處
過渡:在這美麗的小山村,搭石構(gòu)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在搭石前你看到了幾幅感人的畫面?讓我們再仔細地去讀讀課文品味這感人的場景。讀了以后再請你把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隨機板書:
擺搭石走搭石讓搭石
師:從這一幅幅的畫面我們能體會到什么情感,找到剛才劃的描寫擺搭石的句子來讀一讀。
1、擺搭石: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⑴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無論只要幾個詞讀得比較好,像這樣的詞還有,你找到了嗎?
⑵讓我們自己去讀讀,你從這句話、這些詞中體會到了什么?
隨機板書:
為人著想
學生說了感受后,教師:誰愿意帶著這樣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個別讀。齊讀。
過渡: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幅擺搭石的感人場景,那走搭石又是怎樣的呢,把你劃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自己讀讀,從這段話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節(jié)奏的美,音樂的美。那里的人們熱愛生活,與環(huán)境的和諧的美。集體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團結(jié)。)
隨機板書:
協(xié)調(diào)有序
師:請你帶著這樣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請女生讀,男生讀。請小組讀。合作讀,第一句師讀,分號前女生讀,分號后男生讀。
出示一幅畫面。
現(xiàn)在讓我們感受著這幅畫面的意境,配著音樂再一起讀好這段話。
(配樂。)
師:1、讓我們像輕快的音樂一般來讀。
2、讓我們像走搭石一樣讀出節(jié)奏的美。
3、讓我們把畫一般的美感展示給大家聽。
(三遍齊讀。)
過渡:那是多么感人的畫面?。∽屛覀冊偃タ纯醋尨钍膱鼍?。直接出示句子。
師: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你覺得這兩個人會是怎樣的兩個人?又會怎樣招手示意讓誰先走呢?
讓我們來看看這幅圖上站在兩岸的是誰?你們想會讓誰先走。
師:讓我們再來想象一下,河兩岸還可能會是怎樣的兩個人,會讓誰先走。請你們想象一下其中的一幕場景。(一老一少、孕婦與婦女、帶著東西與空手、領著孩子與空手。一男一女,女的在溪的對面,男的肯定會讓女的先過去。一老一少,老年人會讓少先隊員先過去,上學別遲到了,少先隊員會讓老年人先過。一個肩上挑著柴,一個空手。一個說:你挑著重擔,你先過吧。不同身份,不同學歷,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人,都能互相謙讓。這里的鄉(xiāng)親非常明白輕重緩重急。)隨機板書:謙讓引出“理所當然”,理所應該的事。年輕人把背老年人過搭石看成理所當然的事,也就是把什么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板書:(尊老)
4、三段內(nèi)容連起來讀。(教師過渡語連接)師述:看這一幅幅畫面,村里的人能為他人著想“上了點年歲的人──一行人走搭石又是多么協(xié)調(diào)有序。每當上工、下工──
經(jīng)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再讀:正是這一排排搭石──一(生)任人走,任人踏,他們聯(lián)結(jié)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述: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們聯(lián)結(jié)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因為──(生讀),因為──(生讀),又因為──(生讀)。
三、拓展延升
出示:
一排排搭石,
任人走,
任人踏,
他們聯(lián)結(jié)著。
也聯(lián)結(jié)著。
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一道的&39;風景。
讓我們來寫寫這首小詩。等會請你把整首小詩讀給大家聽。
【板書】
搭石
擺搭石為人著想
走搭石協(xié)調(diào)有序
讓搭石謙讓尊老
【教學反思】
我在預設這堂課的時候緊緊圍繞一條主線:通過擺搭石、走搭石、讓搭石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山村里的人們那種為人著想、無私奉獻、互相謙讓的情感。因此,我針對中高年級的特點,讓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上直接檢查學生的預習入手,把詞語有規(guī)律地歸類出示、朗讀。然后讓學生運用句式說課文的大概內(nèi)容。既是對詞語的重組記憶又是對文本的感知,為學生下文的學習作鋪墊。然后,讓學生圍繞這個主要問題尋找?guī)讉€語言文字的訓練點展開。擺搭石這塊內(nèi)容,我主要抓住“無論、只要”等一些連接詞讓學生體會,在體會中讀好這段內(nèi)容。走搭石這塊內(nèi)容很美,主要是指導學生朗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各種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蘊涵的情景。讓搭石這塊內(nèi)容,主要讓學生抓住文本的空白點進性想象?!叭绻袃蓚€人面對面同時過搭石──”,問:你覺得這兩個人會是怎樣的兩個人讓學生想象其中的一幕場景。使人物形象顯得更豐滿,學生對情感的體會也就更深刻。接著是對文本的整體提升,通過朗讀達到高潮,最后把課文最后一節(jié)進行改變,以小詩的形式出現(xiàn),進行拓展與延伸。整個課堂老師滿懷激情的語言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把學生朗讀的情感激發(fā)起來了,感受著一種課堂的融洽與和諧。
同時也使我認識到,課的預設只是教師課前的設想,真正在上的過程中還是會有許多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進行適時的指導、點撥、深入思考,使課堂教學更深入更有效,是引起我不斷反思的東西。我將不斷努力與探究,爭取更大的進步。
《慈母情深》一篇略讀課文,文章淺顯易懂。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地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wèi)軍》的事。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在了解“語文導學”的要求上,放手讓他們自主閱讀學習。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讓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母親的深情的,并勾畫出描寫的語句,寫下自己的感想。然后組織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體會,提出不懂得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文章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當然課文記敘的是六十年代的故事,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難以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這對理解課文帶來了障礙。為了能讓現(xiàn)在這些孩子體會到課文中的困苦生活,我補充了梁曉聲的`原著《母親》中的幾段文字,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生活環(huán)境。有了這一輔助資料,理解課文更深刻了,更加深了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課文,從而實現(xiàn)了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文章以“桂花”為線索,作者通過回憶童年時代故鄉(xiāng)的桂花和與母親一起搖桂花的事,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二、學情分析
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講,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賞析文本的能力,再加上本組課文前兩篇文章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所以,在這篇獨立閱讀課文中,學生對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能感受,也能領悟
三、設計思想
文章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在教學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走進作者與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課設計與研究的重點。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文本中的桂花香、搖花樂
3、體會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2、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教學中我采用“讀——賞——悟”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運用多媒體手段加以輔助,使教學更直觀。
(1)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2)賞:賞讀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積累內(nèi)化。尤其是抓住描寫桂花香味的句子中的“浸”字,以及搖桂花時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來品析。
(3)悟:抓住母親的話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七、課前準備
自制幻燈片
八、教學建議: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老師和你們一起認識了很多女作家,也欣賞了她們優(yōu)美的篇章,比如林海音的《竊讀記》、葉文玲的《我的長生果》。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名女作家——琦君。(課件展示)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對我們提出了這樣的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2、聽錄音,注意糾正文中沒讀對的字詞。
3、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4、自由朗讀,思考: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5、在閱讀中,同學們有沒有感覺出作者對桂花有著怎樣的情感呢?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喜歡
6、作者為什么喜歡桂花?(桂花香、搖花樂)
三、品讀課文
(一)、在文中找出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抓住“浸”分析
(二)、享受搖花樂
1、在文中找出搖桂花的句子讀一讀。
2、畫出句中一系列動作的詞,感受搖花的樂。
3、看到這紛紛下落的桂花,作者情不自禁的喊了起來,(課件展示)你想喊嗎?你想怎么喊?喊給大家聽聽。
四、悟情
因為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所以作者喜歡,因為搖桂花太使人感到快樂了,所以作者喜歡。正是因為對桂花的喜愛,才使得作者上了中學,全家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杭州,還忘不了要去欣賞桂花,并且還要給母親帶回一大袋,滿以為母親會贊美桂花的香味,可是母親卻說(課件展示)難道真的是這里(杭州)的桂花不香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是呀,不是因為這里的桂花不香,而是因為家鄉(xiāng)的桂花充盈了母親的生活,傾注了母親的情感,母親不是用鼻子聞桂花,而是用情感看桂花。那到底是一種什么情感讓母親覺得家鄉(xiāng)的桂花香些呢?(思念家鄉(xiāng))
母親的這句話也讓作者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桂花香,想起童年的搖花樂。(課件展示)
同學們,作者母親的這句話,也讓老師想起了一句古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呀,對于一個遠離故土,在外漂泊的人來說,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怕是那一片飄浮的云彩,都可以勾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請欣賞《故鄉(xiāng)的云》
小結(jié):那一聲聲“歸來吧”是故鄉(xiāng)對游子的深情呼喚,也是游子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念,課文中,作者通過回憶小時候故鄉(xiāng)的桂花和搖桂花的快樂,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學們,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讓你魂牽夢繞嗎?是童年的小搖車,還是隔壁家的楊桃樹?請仔細想想,寫一篇短文給老師。
板書設計: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鄉(xiāng)
搖花樂
課后反思:
《桂花雨》是琦君寫的一篇散文。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真正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情。教授本節(jié)課后,我有如下感想:
一、精心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感受作者對桂花的喜愛。
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作者最喜歡桂花。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時,我就在“最迷人”等字眼上做文章,問學生作者最喜歡桂花的什么?學生開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其實作者是通過對比其他的花,來表現(xiàn)桂花的“不愛張揚”。開始學生回答不出,我就讓學生靜心默讀課文,一遍下來,學生舉手了,找到了課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與繁花爭艷”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導學生讀出快樂
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是重點段落,在這節(jié)中,我的亮點就是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搖花樂”,我和學生同搖同樂,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喊搖花時的句子,學生很放得開,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連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學生一起喊,一起讀。
三、指導學生讀出真情
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在學習這兩段的時候,我一開始就拎出來,在精讀課文前先讓學生朗讀,在學完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將這兩段話提出來,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不用多講,他們就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
母親的這句話也讓作者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桂花香,想起童年的搖花樂。(課件展示)
同學們,作者母親的這句話,也讓老師想起了一句古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呀,對于一個遠離故土,在外漂泊的人來說,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怕是那一片飄浮的云彩,都可以勾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請欣賞《故鄉(xiāng)的云》
小結(jié):那一聲聲“歸來吧”是故鄉(xiāng)對游子的深情呼喚,也是游子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念,課文中,作者通過回憶小時候故鄉(xiāng)的桂花和搖桂花的快樂,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學們,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讓你魂牽夢繞嗎?是童年的小搖車,還是隔壁家的楊桃樹?請仔細想想,寫一篇短文給老師。
板書設計: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鄉(xiāng)
搖花樂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最后一分鐘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蛛》,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2)聯(lián)系所收集的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教師播放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多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使大海歡騰”的那種場面。讓學生理解“使大海歡騰”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jié)與節(jié)之間以及每一節(jié)之內(nèi)詩詞句間的停頓。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fā)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復習舊知.先復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fā)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y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
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c.說說自己是怎么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后知道了什么.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說說你畫出的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b.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c.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現(xiàn)象的看法.)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學生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全班討論.a.你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讀有關語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讀有關句子.)
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總結(jié)升華,拓展延伸
◆總結(jié):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贊,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
◆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所講的故事,并從中體會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知道課文哪些內(nèi)容圍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詳寫。學習這種表達中心思想的寫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常用詞語。會用“真摯”、“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課文表達中心的寫法。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三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fā)興趣,引入課文
審題:難忘的一課。設問:誰給作者上的難忘的一課呢?這難忘的一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為什么這么令人難忘呢?這些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請大家趕快打開課文。
二、范讀課文,初識文意
老師范讀,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講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員在一所普通的鄉(xiāng)村小學上了一節(jié)令他終生難忘的語文課。)
三、學生自學生字、詞和課文
1.按生字表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查字典并結(jié)合課文理解詞語。讀課后詞語。
2.讀通課文,思考:①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四、檢查掌握情況
1.字音:指名拼讀,直讀生字,注意糾正。
2.字形:說說易錯的字,易錯的地方。
如:“葛”注意筆順,與“藹”區(qū)別?!俺纭迸c“祟”的區(qū)別。
3.詞義:結(jié)合課文理解。
4.讀課后“讀讀寫寫”的詞語,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討論。
5.指名讀課文,回答剛才的問題。
五、朗讀課文,說說這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jié)果
再問: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nèi)容?(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那么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請你劃出來,并讀一讀。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質(zhì)疑,做標記。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引入本課時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一)誰來說說”難忘的一課“是怎樣的一個故事?(注意說明時間、地點。)
那么這節(jié)”難忘的一課“是什么內(nèi)容?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3次)
(二)三次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朗讀課文劃出來。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怎樣出現(xiàn)的要讀出來。
二、讀講第一次出現(xiàn)
1.指名讀出這句話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老師是怎樣寫的?(一筆一畫,認真吃力。)
從這“一筆一畫”、“認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樣體會的?說明什么?“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
(“光復”不久,老師就把自己剛剛學會的祖國文字教給學生,體現(xiàn)了對祖國的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5自然段),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讀講第二次出現(xiàn)
1.自己朗讀第二次出現(xiàn)的地方。
2.問:他們是怎樣朗讀的?劃出這些詞語。
(嚴肅認真,富有感情,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
3.談談你的體會,你的理解。
重點理解:“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fā)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火熱的真摯的心”指的是什么?(強烈的、深厚的愛國之情。)
4.“我”這時有什么的感受?(感動)
5.進行感情朗讀訓練。
四、按剛才學法學習第三次出現(xiàn)
1.指名讀。
2.思考:“我”是怎樣說的?為什么“激動”?
3.“我”這時是怎樣的感受?(激動,被這種強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愛國情意所深深感動。)
4.理解最后兩句話的含義。
問:“我”這時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濃烈的愛國情意,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讀訓練。
五、朗讀全文,總結(jié)提高
1.說說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達了臺灣人民及作者的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情意。)
2.圍繞這個中心,課文哪些內(nèi)容寫得比較詳細?為什么要這樣安排?(為了突出中心。)
3.朗讀三次出現(xiàn)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所在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
六、總結(jié)深化
“一國兩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懷抱;澳門也將于1999年回歸祖國。我想,臺灣人民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搭石教學設計。正確讀寫"山洪暴發(fā)、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lián)結(jié)"等詞語。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yǎng)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學習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
1、我國當代作家劉章爺爺?shù)募亦l(xiāng)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xiāng),覺得最美的還是那一塊又一塊的搭石。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板書:21搭石)
2、齊讀課題。
3、理解“搭”,借這個字學習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辦法。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生詞讀音。指名讀——齊讀
2、輪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匯報交流:
(1)理解什么是“搭石”及搭石的用處。
①用學習“搭”字的方法理解“挽”字。
②體會搭石的作用。
師: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挽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挽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挽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挽褲。
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脫鞋挽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不方便、很辛苦、很麻煩。)
(2)搭石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方便、美。。。。)
三、品讀體驗,感悟文本:
1、找找第二自然段中表現(xiàn)家一句話,教案《搭石教學設計》。(板書: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2、學習2——4自然段,體會表現(xiàn)美的語句。
(1)默讀2---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讓你感受到“美”的語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匯報交流:
生預設:
(A)“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p>
師:說說你的感受,你們從哪兒體會到美呢?
①理解“協(xié)調(diào)有序”,體會音樂美。
師: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diào)有序的呢?
②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體會畫面美。
a、理解“綽”
用剛才理解詞語的方法去理解“綽”字。
b、想象畫面,指導朗讀:
師:“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邊讀邊想一想,再說一說。
c、指導朗讀詞語:把你的感受讀出來。邊想象畫面邊齊讀。
d、指導朗讀這段話: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點擊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
師:誰來讀?要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
師: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幾乎每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生齊讀)——
師: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一遍地走,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生齊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
③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p>
①師:能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嗎?(謙讓。。。。。。)
②師:那么“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讀“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p>
a、理解“伏”,指名做做“伏”的動作。
師:(手搭生的肩)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尊敬老人)
這份尊敬老人的美好情感也是——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b、理解“理所當然”。
師: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么?(因為我們家鄉(xiāng)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么?(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jīng)——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因為(指課件文字)——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年輕人伏下身子背他。
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師:是??!人們已經(jīng)把這件事當成了一種習慣,代代相傳。
(3)快速去課文中找找,在這個村子里,在人們眼中,還有哪些事也是理所當然的?(擺搭石、不搶路。。。。。)
師:事雖小,情卻濃。
師: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謙讓、淳樸)景美情更美,這能不說是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嗎?
3、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感情升華。
師:也許有一天,這里會架上橋、通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在家鄉(xiāng)會永遠地消失,但是相信這份美麗會永遠存在,因為它已經(jīng)深深地扎根于每個人的心中。
四、總結(jié)方法,鞏固提升:
回顧并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感情熏陶方面、閱讀方法、理解詞句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