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報告是對一定時期內的工作加以總結,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得出經驗教訓,摸索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用于指導下一階段工作的一種書面文體。它所要解決和回答的中心問題,不是某一時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的問題,而是對某種工作實施結果的總鑒定和總結論,是對以往工作實踐的一種理性認識。
一、 種類
1、按內容劃分
⑴思想總結報告 ⑵經濟總結報告
2、按范圍劃分
⑴地區(qū)總結報告⑵部門總結報告⑶單位總結報告⑷個人總結報告
3、按時間劃分
⑴月份總結報告⑵季度總結報告⑶年度總結報告⑷三年以上總結報告
4、按性質劃分
⑴綜合性總結⑵專題性總結
二、 特點
1、客觀性
總結是對過去工作的回顧和評價,因而要尊重客觀事實,以事實為依據。
2、典型性
總結出的經驗教訓是基本的,突出的,本質的,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很有現實意義,具有鼓舞,針砭等作用。
3、指導性
通過總結報告,深知過去工作的成績與失誤及其原因,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使今后少犯錯誤,取得更大的成績。
4、證明性
這是說總結的基本表達手段是被動的(嚴格地說是證明),它要用自身實踐活動中的真實的,典型的材料來證明它所指出的各個判斷的正確性。
三、內容
編輯工作情況不同,總結的內容也就不同,總的來說,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情況
包括工作的有關條件,工作經過情況和一些數據等等。
2、成績,缺點
這是總結報告的中心重點??偨Y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
3、經驗教訓
在寫總結時,須注意發(fā)掘事物的本質及規(guī)律,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以指導將來的工作。
四、結構形態(tài)
編輯主體部分常見的結構形態(tài)有三種
(1)縱式結構
就是按照事物或實踐活動的過程安排內容。寫作時,把總結所包括的時間 劃分為幾個階段,按時間順序分別敘述每個階段的成績、做法、經驗、體會。這種寫法的好 處是事物發(fā)展或社會活動的全過程清楚明白。
(2)橫式結構
按事實性質和規(guī)律的不同分門別類地依次展開內容,使各層之間呈現相互 并列的態(tài)勢。這種寫法的優(yōu)點是各層次的內容鮮明集中。
(3)縱橫式結構
安排內容時,即考慮到時間的先后順序,體現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又注意 內容的邏輯聯系,從幾個方面總結出經驗教訓。這種寫法,多數是先采用縱式結構,寫事物 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的情況或問題,然后用橫式結構總結經驗或教訓。
主體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貫通式、小標題式、序數式三種情況。
貫通式適用于篇幅短小、內容單純的總結。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標志來顯示層次。
小標題式將主體部分分為若干層次,每層加一個概括核心內容的小標題,重心突出,條理清楚。
序數式也將主體分為若干層次,各層用“一、二、三……”的序號排列,層次一目了然。
五、格式構成
編輯總結報告的格式
總結的格式,也就是總結的結構,是組織和安排材料的表現形式。其格式不固定,一般有以下幾種:
1、條文式
條文式也稱條款式,是用序數詞給每一自然段編號的文章格式。通過給每個自然段編號,總結被分為幾個問題,按問題談情況和體會。這種格
式有靈活,方便的特點。
2、兩段式
總結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為總,主要寫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績;后一部分是結,主要講經驗,教訓。這種總結格式具有結構簡單,中心明確的特點。
3、貫通式
貫通式是圍繞主題對工作發(fā)展的全過程逐步進行總結,要以各個主要階段的情況,完成任務的方法以及結果進行較為具體的敘述。常按時間順序敘述情況,談經驗。這種格式具有結構緊湊,內容連貫的特點。
4、標題式
把總結的內容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提煉出一個小標題,分別闡述。這種格式具有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特點。
一篇總結,采用何種格式來組織和安排材料,是由內容決定的。所選結論應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服從全文中心。
總結報告的構成
總結一般是由標題,正文,署名和日期幾個部分構成的。
1、標題
標題,即總結的名稱。標明總結的單位,期限和性質。
2、正文
正文一般又分為三個部分:開頭,主體和結尾。
⑴開頭
或交待總結的目的和總結的主要內容;或介紹單位的基本情況;或把
所取得的成績簡明扼要地寫出來;或概括說明指導思想以及在什么形勢下作的總結。不管以何
種方式開頭,都應簡煉,使總結很快進入主體。
⑵主體
是總結的主要部分,是總結的重點和中心。它的內容就是總結的內容。 ⑶結尾
是總結的最后一部分,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蛲怀龀煽?或寫今后的打算和努力的方向;或指出工作中的缺點和存在的問題。
3、署名和日期
如果總結的標題中沒有寫明總結者或總結單位,就要在正文右下方寫明。最后還要在署名的下面寫明日期。
6、基本要求
不論何種格式的總結報告,其寫作都應遵循以下要求:
(一)掌握客觀事實,廣泛占有材料
這是寫總結的基礎??偨Y,就是總括事實,得出結論,沒有事實就無法得出結論。總結的材料要準確,典型,豐富。寫總結的人得花大量的精力去搜集,積累豐富的材料,又要對搜集的材料進行篩選,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和典型性。
(二)對占有的材料作認真的分析研究
這是寫好總結的關鍵。認真分析與研究,首先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
十天的時間很短,下鄉(xiāng)的故事,談不上刻骨銘心,但也耐人尋味。犯錯過,內疚過,驚喜過,欣慰過,高興過。這一趟,值了。
我們是來下鄉(xiāng)的,不是來度假的
抱怨過十一個鐘頭車途勞累,抱怨過微黃中泛著沉淀的自來水,抱怨過宿舍中密度接近空氣的蚊子……無聊中,我們盡情地在撲克中揮灑青春,我們在猜疑中一次次殺人又一次次被殺…抱怨,玩樂,偶爾為之,人之常情,但并非一種下鄉(xiāng)生活的的態(tài)度,腦海中常常浮現的句子:我們是來下鄉(xiāng)的,不是來度假的。艱苦奮斗,有點高度來說是完成每一項事業(yè)都不能缺少的品質,況且,寬敞的宿舍,美味的食品,上天正以另一種形式向我們展現他的仁慈。談不上極其艱苦,但是還是需要奮斗。抱怨時,想一想,與其花一分鐘抱怨,不如花一分鐘想想怎樣使明天過的有意義。無聊時,不單單那五十多張撲克可以趕走時間,及時定格自己的回憶,是一件更美好的事。
教學技巧在講臺中成長
第一次講課,雙腳微抖,臉微紅,不知所措。面對臺下的明眸竟然厚厚的臉皮戰(zhàn)線也崩潰了,孤獨無助我只好緊握教案感受它帶來的安全感。凌亂的板書記錄著我第一次講臺經歷的尷尬。支教組的優(yōu)勢是。天在學?;?,可以聽其他人講課,慢慢地,學習,總結,取長。漸漸在講臺上找到了感覺,雖然做不到侃侃而談,但師生之間也可以在交流中不亦樂乎,相比一開始多了幾許自然。
體諒是師生聯通80后和90后的橋梁
第一天接觸學生,感覺很拽很非主流,于是,第一天,我們是商討接下來如何對付這幫90后。但相處時間的累積,隔閡漸漸打破,師生間的體諒漸漸進入彼此的視線。面對假期中突然被叫回學校學生心中的不爽,我們安慰,加大課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深入他們去窺探90后內心世界以求可見一斑。最后文藝匯演的大合唱,沒有學生的體諒,也就無所謂配合,缺少了來自海邊的聲音的舞臺必將黯然失色。對于不想到學校接受我們提供的教學資源的學生,我們不支持也不反對,這個世界講自由,我們體諒你們希望自己創(chuàng)造更有意義的假期生活的的心情,我們沒有權利規(guī)定學生全部聽話,來不來靠的是自覺。但是我想說,聽了幾天課或許真的學不到什么,可能對于你們中考起不到任何直接作用,但是沒聽幾天的課,你會覺得自己相比于其他同學似乎缺少了什么。
隊友間的互助是最及時的力量
二十三個人不算多,但是團結的力量足以令人震撼。什么時候的需要,都會有人伸出手,大半個隊伍的成員都到支教組客串了不少課程,游園活動沒有其他小組的支持絕對搞不起,文藝匯演文藝組不可能來一個寫實版三個人一臺戲。一切皆因我們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支持力量也許不大,但絕對會是最及時的支援,足以使我們昂首邁過雄關漫道。
平凡到被忽略的親情
七天的支教時間,離別時可以讓學生哭泣;十天的共同起居,南中的最后一刻竟然哽咽;可是,但我們背井離鄉(xiāng)遠離我們的父母時,卻以無懈可擊的名義—成長,宣布他們辛苦養(yǎng)育的兒女要上大學,要離家。我們自私地追求自己以為偉大的目標,我們情遍隊友,情遍學生,但是寬廣的心胸卻把親情壓縮到被忽略的境地。每次離家,光彩的外衣包裹著內心的慚愧。偉大的親情蘊含著偉大的包容,家,是一個很賤的名詞,無論如何揉捏,無論什么傷害,都是剪不斷。某天突然的一句“我回來了”便是萬能的還魂丹,重新點燃兩老生活的的熱情。當你還在。尋下鄉(xiāng)隊員的資料時,暫停一分鐘,把你下鄉(xiāng)期間學到的告訴父母,他們會給你會心的微笑;當你還在努力編寫下鄉(xiāng)期間的故事時,暫停一分鐘,把最精彩的片段與父母分享,他們會從你身上的榮譽感得到滿足;當你帶著病從家里趕回學校時,暫停兩分鐘給父母,第一,你需要告訴他們目前身體恢復中,自己會照顧好自己,第二,你需要告訴他們實驗即將開展,學校吃住都還好,不用擔心。這時,父母會怎么說呢?
大家好,我是來自學前教育系的楊亞媛,是一名20_級的學生。擔任班級宣傳委員,院學生會學習科創(chuàng)部干事。我是一個熱情開朗,動靜皆宜的女生。生活中的我時而嚴肅認真,時而搞笑幽默,堅決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做事,每一個細節(jié)都認真細致地做好,結果才會完美!努力讓優(yōu)秀變成一種習慣!
七月九日至十二日,我跟隨學院團委關愛留守兒童小分隊前往彩石鎮(zhèn)玉河泉村開展為期四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村口剛下車,就有小朋友前來迎接我們,心情無比激動。同一組的搭檔是斐斐同學,與我們結對是一個非??蓯鄣男∧泻ⅲ覀冞M行了作業(yè)輔導,陪小孩愉快地玩耍,一起將所拍照片制作了DIY相冊。我們將自己想說的話及聯系方式也都寫在了相冊上,制成了一份美好的回憶。返校后孩子們一直給我們發(fā)消息說很想念我們,因為小孩打錯字,還使我多了一個“緩緩姐姐”的外號。整整四天,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我們的感情已非常深厚,分別時都非常的不舍,希望小朋友可以快快樂樂地成長,有幸福的未來。
本次社會實踐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融入社會、學習鍛煉、送溫暖也獲得溫暖的平臺。這次實踐帶給我的不僅是能力的提升和鍛煉,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充實和富足。每個小孩都是天使,我們平凡卻不平庸,祝孩子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可以快樂幸福!創(chuàng)造精彩!
在高一年級的支教實踐活動過程中,有一個男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在我們的活動過程中,他經常會來到我們的辦公室外面偷偷地向里面張望,邀請他進來,他卻不肯。在幾次的接觸和與班主任的交流之后,我們終于開始了解這個瘦小的男生。
小男生的名字叫__(化名),從小家里環(huán)境就不太好,孩子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由父親一個人撫養(yǎng)長大。單親的家庭環(huán)境讓小小的子明異常的沉默,不愿與外人交流,于是我們決定想辦法幫幫這個可憐的小男孩。我們主動與子明的班主任和他的父親進行溝通,開始了解這個孩子。內向的子明在家里沉默寡言,不怎么開口和父親交流,而父親也缺少對孩子具體的關心,子明的成績并不是很好,在班上表現很一般,對任何事的表現都不是很積極,是存在感很弱的學生。我們決定專門派一名隊員專門對小子明進行輔導,開導他的心靈。在實踐隊員的陪同和耐心開導下,小子明終于開始敞開了自己的心聲。原來小子明平時的家庭環(huán)境讓他很少開口和父親說話,而沉默寡言的父親在家庭的重擔下很少具體關心子明的學習和生活。這些造成了子明自閉的性格,在班上也不愿意開口講話,不愿意和別人交流。在我們耐心的開導下,子明和我們認真地說了他的想法:小子明渴望被愛的感覺,他知道母愛的一種奢求,但是希望得到父親更多的關懷,他希望能和父親有更多的交流;小子明在辦公室外張望,是希望引起我們的注意,希望得到關愛。后來,我們跟子明的父親交流了這些情況,他也向我們說明了心跡:他想給孩子更多的愛,卻不知道怎么說出口。最后,父子二人在我們的組織下,互相敞開了心扉。看到子明哭著抱著爸爸,我們都很感動,也為子明感到開心。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在學校這樣的孩子不止子明一個,還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缺乏關愛,耽誤了學業(yè)甚至人生。這樣的情況讓我們很痛心,我們只能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我們期待子明的轉變,也由衷地祝福他,祝福所有的孩子!
年輕是什么?年輕就是資本。因為年輕,所以生活能夠容忍我們猶豫彷徨,因為年輕,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進入大學,我也沒幻想自己的大學生活有多么的驚天動地,只希望自己每天的生活充實快樂。
多少次問自己:作為社會的一員,我能做什么?除了學習,現在的我似乎沒有任何可以拿出來的本領。所以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義務支教。沒有想過能獲得什么,只想把自己的知識教給孩子們,希望我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給他們帶來快樂。
7月10日上午10:00 實踐隊員們在堵城鎮(zhèn)中心小學相關領導的帶領下,來到小學展開義務支教活動。到小學的第一天,我就進行多媒體試講,我感到很榮幸,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參加此次活動前,我一直很忐忑的,一方面怕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勝任,另一方面,因為確實沒有相關經歷,有些誠惶誠恐,但最終還是秉著不畏困難的決心,堅毅決定走下去。
第一堂課,我嚴格要求自己按照一個老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希望自己做到最好。在制作課件時,首先,考慮到我的教學對象時四年級的同學,因此整個課件的風格偏向可愛,其次,就四年級的學生接收能力來講,教學內容不宜偏多,再者,就教學對象的性格特點來說,我們應該設計一些游戲充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同學們都積極參與。我在設計教案的時候,盡量把新課標中的聽說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包含進去,并且努力做到訓練各個方面的能力。
當我站在講臺上時,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純真的臉,心中的緊張顧慮都不知不覺消失了。站在那里,我感覺很高興,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的自己乖乖坐著聽課時的情景。因為我跟這些小孩子都同輩的,所以我跟他們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朋友了,我們一起交流學習,一起探討問題,有什么想法直接大聲說出來。他們聽了后,便沒有了上課時的拘束,一張張臉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在講課中,我會提出各種問題來引導他們,他們都十分積極地回答著,教室里回蕩著各種稚嫩悅耳的聲音。在我們打成一片時,有一個小孩帶著滿臉委屈的表情喊著:“姐姐,我剛剛一直在舉手,你都沒叫我?!?“是姐姐錯了,因為你們今天真的好積極啊,光高興去了,沒注意到,那么你再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彼銤M意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次以后,我便努力關注著每個小朋友,不讓他們有種被忽略的感覺,并且時刻鼓勵他們。在講課時,偶爾我會講一兩個與該課有關的有趣的小故事,一則可以使他們放松一下,二來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我覺得學習和玩樂有想通的地方,二者結合起來,在玩樂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體味玩樂。
小時候的我總是抱怨家庭作業(yè)太多了,而且做后效果又不好,我想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他們也同樣不喜歡繁重的書包,如山的作業(yè),所以我盡量在課堂上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當堂完成,既可以鞏固知識,又不讓他們回家了還面大堆的作業(yè),當然也不能讓他們太放松了,我叫他們在睡覺前在腦海里放映一便課堂上的要點知識,第二天,我會幫他們復習前一天的知識,提問讓他們回答。作為一個老師,要盡量讓自己的教學方式能夠對每個學生都有效,所以,我經常讓他們寫小紙條來提建議,指出我的缺點與不足,也對我的講課方式提出看法。收到他們的建議后,我努力更改自己的不足,改善教學方式,讓每個孩子都能喜歡我的講課模式,也能真正吸收到一些知識。
其實,我并沒有教會他們多少知識,反而是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知識。那種對知識的渴望,那種對事物的探索,那種對生活的希望,那種對理想的追求,那種對真理的執(zhí)著,那種純真的笑容,那種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那種膽大的魄力……是他們給我灌輸了這些無形知識,這是精神的堡壘,是精神的支柱。作為一個大學生,我的大學生活卻是那么的乏味,每天都混沌的過著日子,一天天,一月月,從來沒想著如何去改變這種瑣屑的生活,而如今是這些小朋友們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感受到了該改變自己的生活,該有所追求,大膽追求新生活,構筑人生的理想,也不需要多么驚天動地,只是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讓自己每天都充實起來,不再那么碌碌無為。
在支教期間,我真的體會到了當老師的艱辛與不易,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的該擔起的責任與使命,也體會到了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的樂趣,跟他們在一起,仿佛自己回到了天真充滿歡樂的童年,看著他們天真的笑容,我心里也綻放了無數幸福的花朵。大學生,應該懂得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制定目標,并付諸于實踐。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次的付出,都會有所收獲。相信不論成功與失敗,只要嘗試了,就不會后悔。年輕的我們,充滿了活力,也應該有動力,有一顆上進的心,所以我們應該趁著青春年華,做自己喜歡做想做沒有做過的事情,這樣若干年后回憶起來,不會有遺憾,有的是充實感與喜悅感。
很感謝這次支教活動讓我的青春多了份厚重的底蘊,感謝這些孩子們,讓我體味到了別樣的光彩。